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耽美

帝阙韶华(122)

作者:薄荷酒 时间:2022-09-28 09:55:13 标签:年下 宫廷侯爵 江湖恩怨 宫斗

  闻听了孙塾师的招供,赵缅才说道:“难怪,在贡院外面候场的时候,我就觉得总有人朝我们这边看,像是恶狠狠地盯着陈兄,说不定便是那使了银子的人。”

  “如今都过去了,你们安心住下,鹤龄更需好生养病。”静王微笑道,吩咐给八人安排好一处偏院,并不提自己的推测与担忧。

  赵缅见他神色间似乎还有未竞之意,就想留在澜沧居多盘桓一会儿。他本是官宦子弟,与出身贫寒的陈元甫等人相比,更了解官场中的倾轧可以无耻到何等程度,已隐隐猜到了几分。洛湮华却道:“繁昔也去歇息吧,我这厢要与五殿下商量些旁门左道,你们学儒入仕讲求的是坦荡方正,还是莫要听了。”

  赵缅于是退了出去。洛凭渊想到皇兄也曾对自己说过类似的话,不禁一笑,看来是有了对策,需要自己从中出力。

  他说道:“皇兄,如今贡院封得严密,除非奉了钦命,否则不能进入,况且就算潜进去了,也不好过问考官审卷啊。”

  “私入禁地这种事情,的确不太适合宁王殿下,一次也就够了。”静王笑了笑说道,“九月初八放榜,在那之前,唯一能插手影响结果的人就只有父皇了。科举的本意就是为国求才,陛下对今科会试十分看重,他如今已经存了整顿朝纲的心思,便更加需要新进的人才。鹤龄与繁昔的文章都已到了火候。因此我想,不妨找个机会在父皇面前提一提他们。”

  洛凭渊明白过来,如果能让天宜帝注意到陈元甫等人的才学,又得知他们也参加了今科会试,或许能令事情有所转机,值得一试。只是以天宜帝的多疑善忌,如何提起却是要费些思量,总不成直接拿了陈元甫的策论去给皇帝看吧。

  他于是点头道:“皇兄有何锦囊妙计,都着落在我身上去办就是。”

  “不算什么妙计,横竖总需绕些弯子,才好让父皇放在心上。”静王叹道,“好在尚有几日时间,我们做得周全些,恐怕还得请雪凝帮一帮忙。”

  贡院值房之中,主考李辅仁的书案安放正中,左右分别是两名副主考王继昌和杨兆和,其下则是伏案忙碌的十二名考官。

  要将四千五百余分答卷在短短十日内审读分等,着实繁冗不易。一连几日下来,每个人都熬得头脑发昏,眼皮困涨。

  王继昌拿起一份刚送上来的荐卷,看向第一篇策论,破题是:边胡为患,古已有之。何者强汉盛唐,王师逐外虏于祁连之外,及至朝代更迭,竟有五胡乱华之虞,盖外张内弛,自祸己身矣。以禹周四海丰饶,圣君烛天,家国为本,礼义为信,六合同心,厉兵秣马,兼以教化,何愁边患不除。

  他没有再看下去。他已经在开考前见过同样的破题和论述,实际上当时觉得这一篇下笔颇为纵横灵动,起承转合火候成熟,立意也甚正,水准应当可入二甲。他甚至还记得写下这篇策论的举子应该是名叫徐即墨。但此人是薛辅政特地要求他“关照”的几个人之一,他早已收到了相当明显的暗示和一张名单,不要让上面的八个人取中。当然,他手里还有些需要照顾着上榜的人名,但辅政显然更重视前一件事。

  王继昌将这份答卷直接放到桌侧一堆判落的弃卷中,他也不明白几个应考的举子怎么会严重地得罪了座师,但也不想深究,遵命照办便是。即使再有才,要越过会试的龙门关,仍需要运气,只能说那些人时运不济了。

  他用眼角的余光瞥向两位正副主考,李辅仁在政见上与薛松年有些不和,又素有刚秉正直之名,眼里不揉沙子,不易对付。好在几千份卷子,主考大人应是无暇顾及到其中区区几份落卷。而杨兆和是个温和好说话的性子,该不会与自己对着干才是。副主考的职责除了审荐卷,还有一项特权,就是搜寻落卷。如果发现被众考官放弃的答卷中有遗漏的珠玉,可以直接荐到主考那里,乃是查漏补缺、不错失人才之意。王继昌在这件事上便十分积极,手里两份名单,他还因此得了五千两银子,需得好好忠人之事。

  几天下来,他确定八人之中,已经有五份答卷被几个听话的考官连同自己定为了落卷,至于另外三人,赵缅的卷子本来就不在掌握中,他管不到,另外两人有一个被杨兆和推选了上去,李辅仁已经通过,但那人并不是才名最高的陈元甫,应该只能取到三甲。最后一个多半是另做了破题,自己也就无能为力了。这个结果已算交代得过去。他在落卷中见到了陈元甫的答卷,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有几分庆幸,如此出色的文章不是被自己判落的,而是没有得到考官荐卷,免去了其中的责任。反而是他需要关照取中的几份落卷,尽管第一题多半是请人事先代做,质量还不错,其他的策论特别是诗词就难免不尽人意,到了李大学士面前,都被他毫不留情地刷了下来,淡淡说道:“王大人再是惜才,也需看清了确是人才再取,不可操之过急。”

  这已经是相当严厉的警告,审卷过程中考官们与主考也时有争执,主要是为了自己荐上来的答卷被判落选而要据文力争,但王继昌心里有鬼,如何敢反对主考的意见,他甚至怀疑自己的目的已经被看破了。

  李辅仁点到即止,并没有对此事多加理会,四百份答卷已经整齐地码在了他面前的书案上。他的视线依次扫过室内每一名因阅卷过多而两眼发花的考官,缓缓说道:“如果列位没有其他意见,我们开始为今科的新进士排定次序。”

  几日来,静王府没有大的事情,但小事不断。

  封景仪一行五人接到圣谕,入宫谒帝,表达对圣上识破华山逆贼在前,相救师弟在后的感恩之情。这两件事实际上主要是得自宁王与静王的帮助,然而进得宫来,自然须得统统归功于天子。天宜帝本欲封赏,但封景仪推辞说为国出力本就是我辈当为,自己师兄弟几人也不过是追随骥尾,不敢多蒙圣恩。言语间很是诚恳,对大皇子和五皇子更是充满感激推许。

  天宜帝见他不卑不亢,风仪端丽,不觉起了爱才之心,询问几人可愿意留在洛城为朝廷效力。封景仪望了望身边两个师弟,婉言辞谢道:“今日得蒙陛下相召,已是三生有幸。非是我师兄弟不愿朝中供职,只是师门恩重,师傅还在等待我们回去,门庭也需支撑。陛下恩典此生不忘,日后朝廷但有差遣,景仪必定尽心竭力不负天恩。”

  “好一个不负天恩。”天宜帝道,虽然微感失望,但想到洛凭渊曾说过华山派遭昆仑府暗算的惨况,也知封景仪并非虚言推脱,想留住人家的首徒确实不太可能。

  两名崆峒弟子中却有一个愿意加入靖羽卫,不过需要先去信获得门中尊长同意。崆峒派弟子不少,门规也相对宽松,料来应该能被允可。朝廷与武林门派在琅環出事后业已关系紧张好些年,如今经历了一番风雨,终于重新开始建立信任。

  天宜帝有心表示宽和,下旨赐华山派金玉如意一柄,青锋宝剑一口,虽则无法与宁王的纯鈞相比,仍代表了朝廷的荣宠。对崆峒派也另有封赏。

  另一件事是,押运粮饷的军队从北境返回,洛凭渊见到了带着十名靖羽骑卫和数百军士归来的尉迟炎副统领,果然不见林辰的踪影。

  尉迟炎一行回程比去时快了不少,一共走了二十五天。他前后在韶安逗留了一段时日,带回许多边关消息。

  天宜帝在清凉殿召见了尉迟炎,详细询问北境的战况。除了宁王,殿内还有得迅过来旁听的丹阳公主。

  尉迟炎离开韶安与林辰写信过来的日子距离很近,因而他们所见所述相去不远。天宜帝便问起城防设置,北辽的兵马军容,乃至双方所用的武器战术。他对战事一直挂心,问得十分详细。尉迟炎秉性沉默寡言,此时要他描述形容,实在比练武还费力。

  洛凭渊听他说道:“属下在城中期间,辽人曾经试探攻城,但四殿下防御周密,城外除去护城河,早已筑起两道五尺高的土墙,军士在墙后以连珠弩对敌,若敌人接近便投掷雷火弹,北辽骑兵不能接近,唯有无功而返。四殿下眼下正在加紧练兵,要让新到的援军与守军配合默契。北辽一方除了大将余木黎领兵,他们的四王子耶律世基也亲自前来督军。”

推荐文章

山间四食

司空

别云后

太子的药引傻妃

天意风流

长风有归处

江湖容不下

疏狂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帝阙韶华

上一篇:山间四食

下一篇:小皇帝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