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龙(138)
杨休和杨伦都穿着布衣,形容俭朴,杨伦的脸色很差,眼中布满血丝,因为四处躲藏,他那副惶恐不安的样子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刻入了骨髓,直到见到杨佑,他和杨休的脸色才算好看了些。
十年来,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杨休,杨佑发现他都有些认不出杨休了。
他在西南也听过察事厅的威名,也知道杨庭通过察事厅来监控着天下群臣,他毫不怀疑自己身边也有察事厅的人,不过他做事仔细,时时都拿皇帝做借口,再不行就把刘武推出去,每年都会让入京述职的官员给杨休带一份厚礼。
多年下来,他倒是一直平安无事,不知其中有多少是自己筹谋,又有多少是杨休的照顾。
杨休当年是一个狡黠聪明的少年,虽然容貌上有些普通,人却温文雅致。
如今再看,还是那副温雅的样子,气质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阴冷深沉,满身的血煞。
杨休慨叹道:“五哥风华更甚当年。”
杨佑笑着摇头,“快去见父皇吧。”
杨庭又是拉着杨休杨伦好一番父子情深,好在杨休冷静得分明,直接说出了来意。
他和杨伦在京城中躲藏了许久,生怕被人查到,杨休可不想一辈子都躲躲藏藏,虽然隐没在民间,却依然让自己信得过的察事厅儿打探消息,市井之间,消息竟会比官方要快上一些,他们就靠着先人一步的情报躲过了无数次的追杀。
直到今夜,有人过来报告消息,说崔珏从启夏门失踪了。
杨休这人对人情十分敏感,谁和谁交往,见过几面,他只要用心都会记着,这也是杨庭让他管察事的其中一个原因,他还记得当年在二皇子的宴会上,崔珏似乎和杨佑有些交情。
而杨佑的大军此刻正在城外。
他虽然不敢百分百确定,但也猜想着崔珏是否会和杨佑合作,于是便让人盯紧了城中的一举一动,为此不惜动用了他在京城所有的暗网,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事实证明,他的直觉对了,崔珏果真带着杨佑来了。
杨休要随时向杨庭汇报事务,是诸位皇子中唯一一位进出皇宫有特权的人,有了他的帮助,杨庭很容易就从右银台门进入了皇宫。
一进皇宫,杨佑便马上张罗着让人给杨庭更衣,杨休在这个是时候上交自己手中那一枚玉玺,言说是他自作主张让杨佑进京勤王,以为杨佑可以平定叛乱,只是他没想到中间有那么多变故,一直拖到了现在才让皇帝回宫。
杨庭挥挥手,示意此事就此作罢,他不会追究杨休的责任。毕竟要是没有杨休这一档子事,杨庭恐怕也得死在自己儿子手里。
东边出现了第一缕晨光,杨遇春带兵控制了整个皇宫,杨佑让士兵在暗处躲着,把宣政殿围了起来。,表面上还是用以前的宫人,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原本的朝会由狄飞主持,他一向要比其他大臣晚一些到朝堂,倒是不怕他发现,不知狄飞见到杨庭又该是何种表情?
杨佑不又得有些好奇。
时间还早,还在赶路上朝的大臣们丝毫不知这一惊天巨变。
杨庭带好冕旒,高坐在龙椅之上,三位皇子站在他的脚下,杨佑看着杨庭的表情一点点变得庄严冷漠,知道他已经回到了那个皇帝的角色,上前一步行礼道:“父皇,百官已在龙尾道聚齐,可以宣人入殿了。”
杨庭点了点头。
杨庭身边的大太监李德顺没有随他们逃出来,在宫里被杨倜丢去洗马桶了,杨佑又把他找来,依旧跟在杨庭身边伺候。
李德顺那有些沙哑的声音从宣政殿中传出,经过一个又一个太监的高声传达到了龙尾道。
百官齐列,文武分野。
“朝会时辰到,百官入朝见驾!”
百官面面相觑,不是狄飞主持朝会吗,哪里来的御驾?
许多人都想到了这几天满城飞的信件,难道杨佑入城了?可是城内无风无浪,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站在文官队列里的杨仁瞬间感觉不妙,然而此时领队的太监已经带着百官往前走了,他不可能突然从队伍里脱身,上朝又不能带仆人,他竟然连个传递消息的人都没有。
杨仁在脑子里过了一下这几天的所有事情,虽然外租狄飞做得事情有些过了,但他们始终没有僭越规矩,连杨仁都不敢自称太子皇帝,可能会落一些口实,但实事上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错。
杨庭应该不会重罚狄飞。
他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幸好这十年来他韬光养晦,不再参与皇子们的争斗,而是自己到了终南山隐居,杨庭对他的防备卸下不少。
不会出大事的……
杨仁的手在身侧握成拳头。
杨佑站在武官最前的位置,杨休和杨伦站在文官最前的位置,静静等候着百官。
不出意外,在见到皇帝的那一刻,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抽气声,似乎太过惊讶杨庭在连番的动乱里还能活下来,突破重重关卡到了宫里。
木已成舟……
杨仁在瞬间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乖乖低下了头。
外祖怎么还不来?他心里拼命地催着狄飞。
李德顺喊道:“拜!”
杨佑领头,跪在了皇帝面前,身后的官员跟着他齐刷刷地跪下。
“山呼!”
“万岁!”
“再山呼!”
“万岁!”
“又山呼!”
“万万岁!”
礼成,七月初一,动荡了半年多的齐国终于迎回了自己的国君,杨庭看着自己的臣子,神色在玉白冕旒的遮掩下晦暗不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朝会伊始,杨庭对多场兵祸说了点慨叹之语,又气冲冲地把杨倜和林家打成反贼,说他们是趁着皇帝在病中挟重器以私用,要抄林牧的九族。
如今的朝堂上,换来换去竟然只有商洛一个老臣了,他上前奏道:“陛下,广武王已经把林家人都找出来杀尽了。”
提到杨仕,杨庭又气不打一处来,他骂骂咧咧地说了几句,问杨佑到底是怎么处理杨仕的。
杨佑道:“毕竟兄弟一场,儿臣将四哥收敛,如今停放在城外。”
“把棺材给朕起了,朕要让他挫骨扬灰!”杨庭锤击桌子,拍得砰砰直响。
第108章
杨佑分得很清楚,活人有活人的明争暗斗,可是杨仕人都死了,手下玄甲军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一切都结束了。
杨仕除了谋反之外从未有祸于国家,他甚至为齐国抵挡住了突厥南下的铁蹄,保卫中原不受掳掠。
私仇随着杨仕的死早已了结,也犯不着再和一个死人计较,就是看在兄弟之情上,杨佑也不想看着杨仕被挫骨扬灰。
“陛下,斯人已逝,罪可及活人而不可及死人,还望陛下宽宏大量,”杨佑坚持着不能让杨庭为所欲为。
杨庭没想到一直顺从他的杨佑有一天会站出来表达与他相左的意见,眯着眼睛瞧着杨佑。
杨佑恭顺地低头,脊背却十分挺直,姿态谦卑 ,可浑身都写着不同意三个字。
商洛出来打圆场,“陛下您刚刚还朝,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如今兵祸连连,百姓正是需要安抚之时,不宜兴重刑酷法……”
杨庭充耳不闻,右手指尖捻了捻,问杨佑:“你敢不听朕的话?”
在杨佑军营时,皇帝巴不得每天都和杨佑父子情深,每次见面都说得天花乱坠,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东西都放在杨佑面前,还无数次地明示暗示,如果杨佑带他回京,那么杨佑将会成为太子。
如今刚刚做到龙椅上不到半个时辰,说话做事竟然变成了另一个人。
杨遇春差点就当堂暴起,准备把皇帝从龙椅上扯下来,让杨佑坐上去。
杨佑及时拉住了他,回头给了一个眼神作为警告。
这里都是朝堂,是天子唯我独尊的地方,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做。
杨佑并不惊慌,他早就习惯了杨庭多疑的性格,他跪下磕头,“儿臣不过是念得兄弟间的情分,不忍见四哥只留下一个空棺材,也不想父皇背上一个暴虐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