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于是就成了,当庭举行拜礼,董卓弯弯腰,就成了大将军,受百官朝贺。
接着,董卓便有理有据,有商有量,议起迁都长安。
“先前高祖都西京,历十一世,有光武中兴,如今复又十一世,按石苞室谶,宜当还都长安。”
不久被招为司空的故豫州牧黄琬,犹豫望了望噤口不言的诸卿,揣度着语气,举起笏板轻轻问道,“敢问大将军,这石苞室谶,出自何处啊?”
他,没听说过啊?
“司空不知?”以六百石议郎堂皇独坐一席的李儒,笑容可掬,“这正是北邙山中石室里寻得的谶言,曰: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如斯难。”
这……什么啊?
不少饱读诗书的公卿,忍不住露出痛苦面具,心知着不过是一个借口,却也不敢应声。
“迁都改制,乃是天下大事,”大概是看今日董卓有些讲人话,杨彪忍不住开口,“昔日盘庚五迁,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如今无故迁都,恐怕百姓震动而生乱。”
黄琬跟道,“况且天下之间,动荡则易,安定却难,又则长安久未居住,宫殿败坏,不能卒复,望公三思啊。”
“你二人,欲坏国家计耶!”董卓霎时变色,“关东贼起,汝二人欲与袁氏西行乎?”
这控诉可以说相当严重了。
杨彪脸色煞白,想起袁家满门今晨一早全被斩首,勉力道,“彪自向西,只不知天下何如。”
“杨公之语,并无它意,只是此事郑重,当三思而行。”黄琬连忙找补,吓得满头冷汗淋漓。
“岂董公所欲为此?贼兵在侧,天子如何能安。”荀柔缓缓起身,向董卓拱手。
董卓脸色顿时转怒为喜,挥袖道,“正是,关中材木茂盛,杜陵便有千户瓦窑,至于百姓小民,若有前却,我令大军驱之,岂任自在!”
下朝过后,被救二人,自觉前来道谢。
从座前童子,到平起平坐的公卿,杨彪每每见到荀含光,总有些不自在,今日为其所救,也再没脾气了。
荀柔礼貌的与两人全礼,动作越发雍容端庄。
他今日善举,实因心情太好了。
大清早,上朝前,大侄子就将一卷帛书和一枚玉珏交给了他。
这显然任他施为的意思。
帛书中的名字,自然是与他们联盟的西园旧将,这些低级将领,没有曹操等人那样的豪气,只能委委屈屈的被董卓收编,又被西凉兵排挤。
然而,比起平民百姓中的义士游侠,他更愿意选择这样的人。
如果要类比,大概就是荆轲和秦舞阳之间的差距。
有这些人,再准备一些东西,最后就是时机,董卓身边最慌乱,兵卒最空虚的时机。
【光熹二年,大将军董卓,以关东军势盛,欲徙天子都长安,公卿皆不应,杨彪、黄琬说以盘庚旧事,卓怒欲杀人。柔曰:岂大将军欲为此耶?卓意稍解。时董卓用事,性情残忍不仁,瑕疵之隙必报,柔每于朝中委婉谏之,公卿百官受其恩者众矣。《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第151章 迁都长安
粮草、马匹、刀兵、器械、民夫……
战争,从来不是容易的事。
雒阳北宫兵库司,储藏有天下最精良的兵器笔直柔韧的箭矢,柘木、鹿角、清漆的强弓,牛皮与铁片制成的厚实盾牌,雪亮沉重的铁剑与薄长纤韧的环首刀,长(枪)、矛、戈、戟……即使是制式武器,宫中所存的,也是最优秀的一批。
十间宏伟的仓库,储存足以武装十万人的武器。
武库在宫中,粮仓在城外,这其中藏着东汉光武帝微妙的心机。
司库看看纤细修美的青年太傅,又看看对面阔脸粗悍的西凉蛮子,委屈而愤恨瞪了西凉人一眼。
“武库的钥匙交给段将军了。”
十余枚沉甸甸的铜钥放在木匣中,被荀柔亲手托给段煨。
段煨受宠若惊赶忙双手接过,连声主动表示,日后荀太傅若有需要尽管来取,不用跟他客气。
武库一直被荀太傅攥在手中,数次敷衍搪塞董公,此次却突然主动提出,大战在即,换军中人掌管方便,唯一要求是指定他接手。
董公自然答应。
但接手武库就是接手后勤,在雒阳后勤安稳,还是镇守关隘争功,段煨未分明两边利害,只能俯首受命。
交接账册后,表情不满的司库,以及守卫兵卒,都被荀太傅干脆带走,这样大方的态度,令段煨放心之余,又莫名忐忑。
这其中,真的没有问题?
然而,荀含光头也不回,既没有拉拢,又无暗示,竟真的就这样走了。
段煨望着远去的身影,发了一会儿呆,将杂念排除脑海,招来兵卒盘点库存。
“太傅……”远离武库,司库丘君满脸不解,“真不必在刀兵上动手吗?”
荀柔摇头,“西凉兵卒身经百战,岂不懂刀兵,班门弄斧,反让其人生疑,况且……段煨此人已够多疑了。”他低声道。
“啊?”司库未听清,下意识反问。
“回家去吧,从今日起收拾行李,多带干粮、粮种,带上铁器,少带金银,若能寻得白矾,也可带上一些,路中取水置之其中,可除去水中秽物以免生病。”
“……啊?”
“跟随前队的车架,不要落到后面。”荀柔对着神色迟钝的青年,耐心嘱咐,“若有难处,可往荀氏车马处求助。”
丘君眉眼敛了敛,抿唇低首,露出回避。
于是荀柔明白,对方不好意思再与他家攀交情,越发温和道,“丘县君为政颍川,百姓安乐,德风如化,对我家也多有照顾,我儿时得令尊夸赞,也曾与丘兄及令兄见面,丘兄不必如此客气。”
“……不敢,不敢。”丘君慢了半拍,拱手退避,连声答应着告辞。
荀柔在分别过后,依然想着这个人,以及他的家族。
无反抗灵帝昏庸之勇气,无奉钱买官的阿谀谄媚,也无惊艳天下的传世才华,儿时在颍阴为令的丘县君家族,就如这一时代寻常士族儒生文吏的一个缩影。
他们不能豁出去,不够锋芒,也非阀阅名门,在过去十余年中,在彷徨犹豫,挣扎退缩中,被悄然被遗忘,寥落下去。
灵帝死后,荀柔成为太傅,丘君拿拜帖投门,堂兄荀彧从一众名帖之中发现,再拿给他,提起旧年,也甚唏嘘。
丘县令同无数与之命运相似的儒生,原本还能凭踏实苦干,缓慢上升,甚至做到一方太守,却在时代的波涛中沉没下去。当灵帝死后,他们也已经老迈,没有机遇,再难得赏识,生活日渐困顿。
当年更加精心培养的长子已意外死去,只剩下不够聪明的次子。仰望旧年薄缘相交的荀太傅,能给次子一个机会。
丘二郎上门,则只求一门糊口的吏职,养活老父和妻儿。
其人带着羞愧,却又老实的坦诚自己才能平庸,君子六艺,不过学了书文,算数。
荀柔考察他,的确才华普通寻常,但这个时代,站在山上说话的人太多,埋首案牍的小吏反而太少了。
察举制度之下,不够有表现欲,不够耸人听闻,不够高谈阔论的人,很难脱颖而出,或者准确说,因为这个时代的选官制度,才造就出一批,不想埋头苦干,只想谈论国家大事的“人才”,这还不算那些依靠裙带关系,依靠名门身份入仕的草包。
“……辛勤为国,熟通细务的小吏,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荀柔向刘辩徐徐讲授道,“小吏不谈天下,不研经文,却踏实细务,或知风雨,或知粮种,或知车马耗费,或知盐铁为用,此等庶务,或许琐碎,然又何尝不是天下大势?”
“知风雨,则知一年收成,丰年民安,灾年民乱;知粮种,则识地利,知山川平原,阴阳两面,水源何处;知车马,则能算彼此粮草损益。”
“是,”带小冠,着玄色缝掖的刘辩端正跪坐,连连点头。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