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的脑袋里冒出一个吓到他的疯狂念头。
不行,绝对不行。
不是所有人都有项襄的好运气。
而刘启也不会坐视手下人与刘瑞勾勾搭搭。
“燕王已死,燕太子刘定国又坐有大罪,不知陛下对燕国是什么安排?”申屠嘉明白晁错肯定会借机削燕,于是向刘启禀报道:“臣不知陛下是否有国除之意,可是燕王并未犯事,更未绝嗣,若是因燕太子之行将其国除,恐怕会让天下议论陛下刻薄,藩王感到兔死狐悲。”
“丞相此言差矣。”晁错立刻上前道:“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燕王可怜,但燕太子变成这副德行也与燕王脱不了干系。”
刘瑞注意到刘启的表情有些不悦,眼睛更是下意识地瞥了眼坐立不安的公子们,应该是在庆幸自己做的还行,没有生出刘定国那样的奇葩。
呵呵!
你要是知道自己死后,那几个还算乖巧的儿子都有什么骚操作,然后生了哪些奇葩,一定会与泉下的燕王抱头痛哭。
申屠嘉摆出一副与晁错彻底杠上的模样,冷笑道:“公可是法家,难道要以燕太子之错而将燕国国除。”
“丞相既知我是法家,又岂能不知燕太子的恶行都是在燕王活着时犯下的。”晁错向刘启拜道:“燕王久病,但也不是万事不管。既是如此,那么燕太子所犯下的恶行里也有燕王的监察失责,所以要追究燕王的过错,将燕国国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末了,晁错还借刚才对刘定国的处置问题加码道:“为了天家的颜面,让刘定国在宫内受刑已是从轻发落,全了燕王一系的颜面。要是在宽宏处理的基础上继续对燕王一系网开一面,那么陛下借此事惊醒藩王的意义何在?那些在本国作奸犯科的藩王子弟便会有恃无恐,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言行不会让父兄国除。”
上座的刘启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桌案,然后看向满脸乖巧的诸位公子,抬抬下巴道:“你们怎么看?是要国除,还是从轻发落。”
这可难到正在读之乎者也的公子们了。
申屠嘉是当朝丞相,晁错是皇帝心腹。
二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公子们也不想得罪任何一位。
脑子活络的刘德,刘端,以及刘彭祖明白阿父肯定倾向晁错的意思,借机削掉与赵国相连的燕国。
可从自身利益来看,他们更希望对燕国从轻发落。
最重要的是……
几个与大位没啥缘分的公子都看向刘瑞,这让刘荣感到分外委屈。
凭什么?
凭什么刘瑞一出生,他这个长子就要麻溜地为其让道?
就因刘瑞是嫡子?是从薄皇后的肚子里出来的,所以从太皇太后到先帝,再到父皇都那么看重他?
刘启注意到儿子们的视线,也是很干脆道:“瑞儿说说,朕是要将燕国国除,还是对燕王一系网开一面。”
刘瑞对于阿父喜欢甩难题的事已经麻木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甩锅”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刘瑞对政务的参与度,从而令近臣们习惯了刘瑞的存在。
“如果是从警示后人……”
“别扯那些没用的官腔,直接说解决方法。”刘启打断了了刘瑞的行礼动作,直接给他加码道:“你怎么说,朕怎么做。”
刘启说罢还身体后仰,摆出一副浪荡游侠的姿态:“说罢!你要是连这种事情都解决不好,朕也没法委以重任。”
“……”刘瑞真是每来一次宣室殿都会被阿父的无耻给震惊到:“您要我说的话,这事得国除,否则无以立信于百姓,立威于藩王。”
此话一出,别说是了解儿子的刘启震惊,就连晁错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要知道申屠嘉可是刘瑞的老师。
当着众人的面不给老师台阶,这可不是刘瑞的作风。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燕王下场可怜,但是能出刘定国这个无君无父无纲常的畜生,就能说明燕国一系还有可能出第二个刘定国。”古代可是相当信奉“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万一让燕王一系继续执政,再出个刘定国可是将关中好不容易捡起的刘家面子连本带利地扔了出去。所以刘瑞从未来出发,驳了申屠嘉的建议,但也给老丞相找好了台阶:“只是宁侯夫妇与三位乡主实在可怜,若是为此沦为庶民,也有违父皇的仁善之名。所以儿子觉得燕国要除,但得保留宁侯的爵位,同时对三位乡主和宁侯夫人加以安抚,令其无忧。”
“既然太皇太后与太后有意让三位乡主定居关中,不如再加恩于她们,给三位乡主翁主的名分,然后将燕国的部分郡县划为三位乡主的食邑。”
刘瑞向上拜了拜,决定给可怜的远房堂姐们求个低保,以免在关中还要接受接济,毫无尊严:“废除燕国,但却善待燕王的庶子,受难的乡主。”
这么一来,就算藩王想要污蔑关中,也有当事人出面控诉,直接将脏水反弹回去。
晁错闻言也是眼睛一亮,觉得这法子真是再好不过。
女性宗室的食邑在其去世后会被朝廷收回,而且替其打理食邑的詹事也都是由朝廷指派,皇帝拍板,只是将每个季度的收益汇给名义上的主人,甚至一些女性宗室这辈子都没去过自己的食邑。
至于宁侯……
一个彻侯的封地也就一县,搁在燕国的五个郡里完全称得上九牛一毛。即便是要加恩于他,顶多是在一县之上给点食邑,不会对朝廷收回燕国的决策产生负担。
这么一来,燕国除了,好人做了,肉也吃了。
关中真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刘启没有评价这事,而是看向抚须点头的申屠嘉道:“丞相以为瑞儿的建议如何?”
“通情达理,没有不妥。”申屠嘉向上拜了拜,看向刘瑞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似乎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先帝的影子。
公子里的刘彭祖等人忍不住犯了个白眼,明白此行是为刘瑞抬轿,用以衬出刘瑞这个万众瞩目的嫡子有多么优秀。
了解这些后的公子们在之后的讨论里也是尽职尽责地充当着背景板,就等着藩王入京商讨燕太子刘定国的罪孽,给此事画上圆满句号。
然而事情的走向真会如此顺利吗?
第58章
说是藩王入京,但吴楚赵三王与关中积怨已久,绝不会进京送菜,于是纷纷推脱身子不好(国内有事)让太子代为出席。
好在这时的刘启忙着捡回宗室的颜面,所以也没纠结三人的无礼行径,而是让太仆与宗正做好接应工作,然后与苦主们通个气,让其在藩王会议上不要紧张。
刘瑞的建议与刘启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搁在藩王耳里却是关中在想屁吃。
处死刘定国没啥意见,毕竟这厮儿挑战伦常,确实是把不少人都恶心坏了。不管来京商议的藩王里有没有和刘定国一样恶心的人,但是在公开场合里还是要往死里骂。
可是关中借着刘定国的事将燕国国除却是影响了藩王们的核心利益,导致他们在骂完刘定国后接二连三地表示皇帝不厚道,完全是在借题发挥。
说句不中听的话,西汉前期的道德观与同时期的古罗马不相上下,二者堪称是这个时代里的卧龙凤雏。
别看《周礼》与各派的祖师爷对道德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可是了解下战国的花边新闻,了解下夏姬的故事,楚平王与卫宣公干的挫事,以及楚地的云梦泽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就不会对古人的贞操观有太高要求。
甚至说句不中听的话,刘瑞这个在穿越混迹海棠POPOAO3的人,都觉得自己的道德底线跟古人一比,还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间。毕竟网上的乐子人大都是嘴嗨,稍强的一点的会割肉造粮。
而古人……
古人实在是有大多的理由亲自实践,以至于从古罗马到战国末期,闻名世界的两大英杰——秦始皇和屋大维,都为本国策马狂奔的道德底线拉住了缰绳,表示秦人(罗马人)不能再堕落下去,必须得有不辣眼的道德观。
上一篇:在星际靠卖酱香饼暴富
下一篇:[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