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着那两条内裤,陈飞麟反问道:“为什么一直在穿那种颜色的内裤?”
怀中的人僵了僵,随后陈洛愉把脸抬起,神色略尴尬地道:“你怎么知道?”
“上次爬阳台过来就看到一次,今天也是。”收回视线,陈飞麟看着眼前的人,“为什么是那个颜色?”
陈洛愉去看旁边,脸颊有些热了:“之前我也不知道,以为这是习惯,到了昨天才记起来。”
“记起什么?”
“这是你给我选的颜色。”
“你说——适合我。”
陈飞麟继续问他:“那你记不得哪种颜色适合我?”
陈洛愉点着头,在陈飞麟的注视下脸色更红了,他靠到陈飞麟耳畔,用气音说:“我给你挑的是灰紫色,对不对?”
原本放在身侧的双臂缠上他的腰,陈飞麟把他禁锢在怀中,灼热的呼吸粗重地落在衣领里,他敏感地打了个颤,却更用力地抱紧陈飞麟。
他不知道陈飞麟在想什么,但能感觉到这一刻的陈飞麟需要着他,对于他能记起的属于他们的过往,陈飞麟是激动的。
其实他能理解这种感受,如果是他记得而陈飞麟忘记了,他都不敢去想自己会有多绝望。
陈飞麟的呼吸持续扫过颈侧的肌肤,从最初的隐隐发颤到开始有了生理反应,他紧张地挺直腰,既怕被发现又舍不得推开,好在抱了没多久陈飞麟就放开他了,起身道:“我去煮面。”
陈飞麟的动作很快,没多久就把两碗喷香的面端上桌。陈洛愉和他面对面坐着,中间放着在微波炉里热过的西红柿炒蛋,陈飞麟用筷子把鸡蛋都夹给了陈洛愉,陈洛愉想让他吃,他把西红柿都倒进自己的面碗里。
吃饭的时候陈飞麟很沉默,只在陈洛愉问他的时候会应一两声。虽然他的态度又回到了先前的状态,但是陈洛愉觉出了不同,说话不再那么小心翼翼,还在他洗完碗要回去的时候拉住他的袖子,问:“你晚上还有事么?”
陈飞麟看着他没回答。
陈洛愉说:“能不能陪我喝两杯?”
“少喝点,你自己是医生,应该最清楚抽烟喝酒对身体的影响。”
陈飞麟的语气很淡,陈洛愉却听出了他是在关心自己,不禁靠近一步,盯着他的眼睛说:“哥,你在关心我。”
陈飞麟不可能接这种话,转身要走时又被拉住了:“那你能不能答应我也少抽烟,多睡觉,在外面保护好自己。”
最后一句话才是陈洛愉最想表达的,虽然他到现在还不清楚陈飞麟在做什么,但凭着种种蛛丝马迹能感觉出来,应该不是一般的事。
他担心,但又不能明着说,怕好不容易拉近的距离因为自己踩过界又打回原形。
错开视线,陈飞麟去看茶几上随意丢的一盒白色感冒药,像是想到了什么,喉结滑动了下却没说出来,只道:“我尽量。”
第二天上午,陈洛愉在医务处汇报完工作后接到周岩的电话,周岩说已经查到那时的主治医了,对方姓杨,现在是精卫六角亭院区的心理抑郁科主任。
周岩把杨主任的电话和地址通过微信发过来,自从听到这条消息后,陈洛愉又心绪不宁了,午饭时竟然吃了好几口平时不会碰的胡萝卜。同桌的赵俊凡一看就知道他又不对劲,不过问了他还是说没事。好不容易熬到下班,他换了衣服就离开医院,打车去了六角亭院区。
第92章 做一次吧?
在陈洛愉去之前,周岩帮他约了杨主任。由于有着周岩爷爷这一层关系,杨主任直接给陈洛愉空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在出租车驶向精神卫生中心的路上,陈洛愉拿出旧的那部手机,点开相册来看。
手机里关于他和陈飞麟的照片就超过了40G,这是现在完全不愿拍照的他无法想象的。那时候他总能那么自然地看着镜头,那么自然地调戏陈飞麟,跟陈飞麟在镜头前忘我地亲热。
即便寻回了曾经的记忆,对现在的他而言也很难再回到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里,陈飞麟就更不用说了。
耳机里的旋律和窗外的阴天气氛很搭,他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低落下来,等司机提醒他到了才收起手机,开门下车。
望着这座矗立在街道边的门诊大楼,他仿佛被带回了五年前,回到刘丽亚时刻陪伴在旁的那段日子。
走进门诊大门,旁边的志愿者递给他一份导诊图,里面有各科室的详细介绍,又热情地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来过这里了,于是问了心理抑郁病区怎么走。志愿者为他指路,又递给他一份心理健康的科普宣传单,说里面有自测题,有需要的话可以先自行测试下。
他谢过对方,把科普单夹在导诊图里,去了杨主任的办公室。
杨主任戴着金边眼镜,年纪约五十岁上下,还是他记忆中和蔼的样子。他上前主动介绍自己,才说两句就被杨主任打断了。
“我记得的,周岩说完以后我就把你的病历找出来了。”杨主任笑着拍了拍陈洛愉的手臂,让他在会客沙发上坐下,转身给他倒了杯水。
在他喝水的时候,杨主任把办公室门关上,在他对面坐下,问道:“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挺好的。”
“断药了吗?”
最近他又开始吃帕罗西汀,有点不确定要不要跟杨主任坦白。杨主任有着多年临床经验,一眼就看出他这几秒的反应是怎么回事,于是换了种问法:“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尽管告诉我,当年你一进来就是我接诊的,很多事都还记得。”
“嗯,我今天来主要也是想了解当年的情况。”
杨主任点着头,听陈洛愉继续说下去:“杨主任,我是怎么被送到这里的?”
杨主任调出系统内的病历,确认完才道:“你母亲说你是在家里犯病,当时你们自行来的医院,没有救护车记录。”
陈洛愉又问:“我母亲是怎么说的,您还记得吗?”
关于病史这一块,病历上有记录,因为是陈洛愉自己的病历,杨主任就让他过来看屏幕。在他看到【患者体表软组织有轻到中度不同程度的挫伤,主要集中在双手腕部,腰臀部以及两侧大腿和双脚踝等部位】时,他下移鼠标,看到了当时拍的肢体部分照片。
住院那段时间他的记忆很模糊,主要是因为精神状态很差,大部分时候都在昏睡,所以此刻完全不记得自己身上竟然有过这些伤痕。
而他也一眼就认出了,这些青紫色的伤痕应该是被束缚带之类的物体勒出的痕迹。
他皱眉看向杨主任:“我母亲有没解释过伤痕的来源?”
杨主任回忆了下:“你母亲说你犯病时会自残,她没办法才把你绑起来。”
精神病院接诊的病人大多都有自残倾向,因此不同于普通医院,在报警这一块上他们有另一套审核。当时陈洛愉的情况不构成需要报警的标准,医院就按正常流程接收了。
不过杨主任提起了另一件事:“刚入院的时候你有频繁呕吐的症状,我给你做了脑CT,发现你一侧海马体受损。”
杨主任拿过鼠标,继续下拉病历,指着一张脑部CT扫描对陈洛愉解释:“当时你的病情比较反复,你母亲很着急,在我第三次问诊的时候才不得已告诉我,说你送医前在矫正中心待过半个月。”
“什么?”陈洛愉疑道:“矫正中心?”
杨主任指给他看第五页备注栏的说明:【患者母亲口述,患者在送医前曾于某矫正中心内接受过为期十四天的轻度电击以及催眠治疗,目的是作用于矫正患者的性取向。】
看完这两行字,陈洛愉的脸色骤变,右手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见他这样,杨主任就猜到这些年他母亲都不曾与他沟通过这件事,想起当年他母亲的懊悔以及再三叮嘱,杨主任也觉得遗憾。
在现有政策及大众固有思维的影响下,那种从专业方面来说完全不正规的矫正中心却在民间悄然开花。很多家长在寻求常规治疗途径后发现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便会相信这些所谓的矫正中心,将子女或亲人送进去,希望以此能扭转各种类型的‘叛逆’。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