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爹爹了,宝音想问爹爹去了哪,又想起爹爹说过,今天不能乱问,只好又憋了回去,但看不见爹爹,宝音就有点紧张,一紧张就会口渴,于是宝音就开口和抱她的姐姐要水喝。
谁知道宝音紧张,抱她的姐姐却更紧张,杯子还没递到宝音嘴边,就啪的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宝音咂了咂干干的小嘴巴,看着粉身碎骨的杯子有点惆怅。
但摔了杯子的姐姐好像要哭了。
只是摔一个杯子而已,为什么要哭呢?
整天在家里摔盆打碗的宝音小姑娘当然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的。
但是她不喜欢看见漂亮姐姐哭,哪怕她们还是不如漂亮爹爹漂亮。
“为什么要哭呢?”
宝音问。
“这是……这是西域进贡的琉璃杯,被打碎了一只,掌事姑姑们发现了,定饶不了我的……”
掌事姑姑是谁,宝音不知道,但是猜一猜,大概和要弹她脑瓜崩的爹爹差不多吧?
宝音这么一想,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姐姐要哭了。
“我看见过,刚才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用来垫上,姑姑就不会发现姐姐摔了杯子了。”
宝音说。
姐姐明显愣住了,道:“什么,这杯子只有一套,郡主是在哪……”
宝音让姐姐把自己放了下来。
然后飞快的迈着小短腿,窜到了大房子里台阶上的书架前,努力的爬上椅子,从书架的某一格里头,摸出了一个漂亮的琉璃杯来。
宝音兴高采烈的拿着琉璃杯跑回了姐姐跟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几个姐姐却好像看到了什么吓人的东西,目瞪口呆的看着她手里的杯子。
宝音有点奇怪:“这个杯子,不是长得差不多吗?”
姐姐似乎吓得有点结巴:“这个……这个是陛下的……郡主快放回去吧,趁陛下还没回来,否则若是陛下见了,定会责罚的。”
宝音想起前几天容姑姑告诉她的话——
容姑姑是宝音很喜欢的长辈,之所以是很喜欢,因为她最喜欢的还是她两个爹爹。
容姑姑教会了她很多好玩的事,是个很厉害的人,宝音对她一向很深信不疑,于是挺起小胸脯深呼一口气道:“不会有人责罚宝音的,因为不是宝音拿的,是裴双双拿的吖!”
刚说完,又想起了昨天爹爹和她说过的话——
可不能被别人发现贺宝音和裴双双是一个人!
宝音苦思冥想了一回,忽然福至心灵,把头上原本绑的好好的双丫髻丝带扯散了,道:“姐姐给我绑一个哥哥的头发!”
小宫女很茫然。
这位小郡主的脑回路,真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哥哥的头发?
小宫女们面面相觑许久,半晌其中有一个终于领悟到了小郡主的意思,拍了拍脑门道:“郡主的意思,是绑一个男孩子的发髻么?”
宝音觉得这位姐姐很有前途,一双桃花眼笑得弯成了两条小月牙。
小宫女们摸不清宝音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她是郡主,所以还是乖乖的听话,给她绑了个冲天辫——
呃,倒也不是她们专选丑的编,实在是这个年纪的小童,不也都是冲天辫吗?
……别说,小郡主今日跟着父亲贺统领穿蓝色小袄,此刻换个发型,瞧着还真有点像是个男娃娃了。
宝音却盯着杯中水面上,倒印出的自己丑陋的发型,沉默了。
皇帝从外头带着王忠禄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长得和幼时的珩儿、瑜儿几乎一般无二的奶娃娃,和奶娃娃手里的映夜琉璃盏——
那个自己珍藏多年的、当初本要赐给瑜儿、却再没机会赐出去的八岁生辰礼物。
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王忠禄看清小郡主手里攥着的是什么以后,脑门上第一次不受控制的浮起了一层薄汗,刚想要开口打圆场,却已经迟了。皇帝的目光停在宝音身上,开口缓缓道:“你……”
宝音却也终于反映了过来,仰起脑袋伸出小胖手把那个琉璃杯递了出去,抬头眨巴眨巴眼睛看着眼前这个估摸着是她皇帝外祖父的瘦老头,认真道:“真的不是宝音拿的!”
语毕又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似乎不应该主动提起自己的大名——
瘦老头看着自己一言不发,宝音隐约感觉到大事不妙。
她急中生智,连忙补救道:“是……是裴双双拿哒!”
皇帝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旁边几个小宫女已然只恨不能立刻昏死过去了。
皇帝沉默了片刻,道:“裴双双是谁?”
宝音沉思了一会,忽然发现似乎不太对——
要把干的坏事赖给不存在的裴双双,那就应该直接把自己撇清,但是现在宝音已经成了裴双双……
她可怎么跑路呢?
宝音小姑娘这次终于黔驴技穷、彻底凝固在了原地。
皇帝道:“你是裴双双?”
宝音的小脸拧成了一团:“算是吧……”
算是吧。
爹爹忽悠她的时候就经常说这三个字。
皇帝道:“你为何如此打扮?”
宝音好歹还记得爹爹叮嘱过她,不能叫别人发现裴双双和贺宝音是同一个人这件事,对脑瓜崩的恐惧战胜了一切。
“因为……因为裴双双是男哒!”
所以和是女孩子的贺宝音,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呢?
皇帝这次终于再也忍不住了,忽然哈哈大笑,一把把她从地上抱了起来,道:“好,朕平白多了个皇孙,好呀!”
王忠禄:“……”
一众宫人:“……”
刚忍不住去出恭,心里不踏实的火速赶回来,正杵在门前的贺小侯爷:“……”
第125章
多年以后,贺顾细想起来,其实圣上那时对他、对贺家都已生了戒备猜疑之心,可宝音却能得他那样不同寻常的宠爱和纵容,虽有宝音与皇帝的确是货真价实的亲祖孙俩这一层缘故在,可一向老谋深算疑心深重的皇帝,那忽如其来的心软,其实也多少露了几分即将油尽灯枯的迹象——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大约是勾心斗角、笑里藏刀了一辈子,才终于在人生中最后一点回光返照的时光里,无法再抵抗住对亲情和天伦之乐的渴慕。
贺顾的猜测和感慨,自然不足为外人知,旁人也只能看见皇帝喜爱福承郡主,自病情稍愈后见过一次外孙女,便将她在宫中一留就是七日,以作陪伴。
众臣稍稍宽了些心,以为这次太医院终于把皇帝这长达三年的咳症治出了点成效,却不想第七日,护送福承郡主回府的车马前脚刚出了太和门,后脚内官传唤太医的尖利喊声,便从揽政殿传了出来——
天命无常,人寿有涯。
天子即使真的受命于天,终归却也还是人,是肉体凡胎,躲不过生老病死。
这一次,再纠集起所有的太医连夜会诊,也没能叫御榻上的帝王重新睁开眼。
这一日,整个皇城彻夜不眠,宫人们哭丧的声音从这头传到那头,倒像是盛夏时节禁城之中忽然刮起呼啸的一阵北风,无望着悲泣。
老皇帝走的突然,自己却明显心中有数,他已然大限将近,册立新君的文书就在揽政殿案上静静的铺着,一字一句,皆是他亲笔所书,几位议政阁的老大人们得了消息赶进宫时,那上面墨痕尚且未干,而象征着国朝至高无上权利的印玺,则悄无声息的被放在一边。
李秋山不知是何时进的宫,冷着脸带了一众禁军寸步不离的守着御案上的传位诏书,等得议政阁七位大臣与忠、恪二王都如数赶到揽政殿,才道:“陛下临终前有命,诸位大人、王爷齐至,传位诏书方可宣召。”
老狐狸们都沉默不言的面面相觑,忠王的注意力却没在传位诏书身上,他只红着眼眶一言不发的瞧着内殿御榻方向,恪王则微垂眼眸,未发一语,殿中一片寂然,只有内殿宫人们抽泣的声音伴着燃香的味道一齐传来。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