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宫人赶紧上前按摩手脚,舒缓气血,真君则仰头默了一默,忽然开口:
“穆祺应该有折子上来吧?”
又是这样的口吻,这样一半似预言,一半似猜测的话!这几日皇帝打坐入定,清醒时总要说出一二句莫名其妙却又仿佛极有深意的话来,反复思索后浑然不可解释,倒真像是得道成仙未卜先知的前兆——即使黄尚纲这样久经考验见多识广的宦官,心中也难免生出不可形容的惶恐来。
他不敢在这种匪夷所思的神通面前玩手腕,只能老老实实低头:
“圣明无过皇爷,是有一个折子。”
形象已经近似半仙的皇帝微微一笑,极为从容:“那就给朕看看。”
他随手接过奏折,将这份由张太岳精心撰写的公文上下扫了一眼,随即了然于心:
“穆祺已经和西洋人谈好了?”
“是。”黄尚纲俯身:“已经和海商儒望约定好了,先买一百万的木头试一试,今年冬至前海运至天津,三年之内将船只备齐;船上的水手水兵责成兵部挑选,先用小船训练战法,宁肯人等船,不可船等人。”
穆祺再疯再癫,这种事情上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或者说,整套海防的计划在他心中已经酝酿了很久,一上手立刻就拿出了预定的方案来。
当然,要是只顾着自己拿方案下决断,不让君父侧身其中有点参与感和掌控感,那也是擅权乱政,不配当飞玄真君手下的臣子;所以黄公公又补了一句:
“世子也说了,他毕竟年轻不懂事,不敢担当这样的大事。在海防的大方针上,还得求陛下拿主意。”
皇帝嗯了一声,神情平缓而又从容,他随手抖一抖衣袖,五指指尖朝上,大姆指及食指翘起,结了一个三清指印:
“都有些什么方针呐?”
让领导拿主意不是让领导当苦力,真的夯吃夯吃给你想个方案出来。懂事的下属一般都会拟好方案备选,领导只要打勾就行。
“世子呈报上来的有三个方案。”
“喔。”圣上抬一抬眼,显然是对整个流程早已熟稔:“又是进言献策那一套,下策中策上策供朕挑选?”
“这倒没有。”黄公公小心翼翼的转述原话:“世子说,他呈报的是上策、中上策和上上策。”
飞玄真君:…………
飞玄真君霍然睁开了眼,面无表情的瞪着黄公公。
说实话,这种回话实在是匪夷所思到了癫狂错乱的地步;但如此的癫狂放在穆国公世子身上又莫名的合理,甚至有一种久违的安定感。所以真君沉默片刻,重新闭上了眼睛,大抵是不予计较:
“都是些什么方案?”
“主要是在建造的规格上。”黄公公小心呈上了一份清单:“上上策建造的都是大船巨舰,所需的水手工匠规模也很大;中上策大船小船兼举,人手也要少一些;上策主要建造小船,人手也最少。三策各有优劣,但请陛下定夺。”
说是各有优劣,但在即将进入巨舰重炮的大航海时代,海战中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个“大”字——大就是好,多就是美;只要有十余艘排水量上千吨的巨舰,那就是能在辽阔水域中纵横无敌震慑宵小,轻而易举控制住整个东亚的制海权。巨舰的威力、效率、震慑力,从来不是区区小船可以媲美。如果真要说缺点,那大概也只能说一个“贵”字——巨舰用的木料就在数十万两以上,后续的保养维修更是永无止境的天文数字,要是没有足够的储备,是绝对养不起这种活爹的。
贵的东西唯一缺点就是贵,但这是朝廷的缺点,是国库的缺点,是挥霍无度的老登的缺点,却绝不是巨舰的缺点。哪怕知道老登绝无可能选这样昂贵的方案,穆祺仍然忍不住在清单中大肆渲染此方案的种种优势,尝试着打动一下老登的心——没错,飞玄真君大概率只会选又省钱又有体面还有那么点效用的中上策;但只要能在心中埋下一点伏笔,等到将来国库充裕,总可以想一想这消耗巨大的上上策吧?
但出乎意料,飞玄真君根本没有接过这张精心草拟的清单。他只是曲动手指,又结了一个五岳印:
“那就选上上策吧,尽早把大船造出来。”
黄公公:?
换做穆国公世子当面,大概马上就会顺口答应下拜谢恩,火急火燎催着内阁立刻拟旨明发制造既定事实,管他老登是脑子发昏口不择言还是一时糊涂忘了计较,总之先把事情办成再说。但黄公公毕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还是要委婉的提醒一下皇帝:
“圣上的训示,臣下自然凛遵。但先前有人上了折子,说这样办海防,开销实在是太大……”
大安朝廷的保密制度依旧是发挥稳定,世子的海防计划刚刚交上去,内阁这把大花洒就立刻启动,向四处拼命喷洒绝密消息。而朝中文官亦不负众望,已经有人拿到消息后紧急动手,在不知哪位靠山的指示下上书通政使司,开展了我大安朝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争,启动!
熟悉的气味扑面而来,皇帝面色不变:“要多少?”
黄公公小心道:“兵部做了预算,如果真要打造大船、训练水手、制备巨炮,一年的开销恐怕在六百万以上。”
政治就是人和钱,能搞到钱就能搞到权。海防兴起后刷刷分走这么大一块财政蛋糕,也难怪有的人要心急。即使皇帝早有谋算,听到这样的数字,脸色也不由微微一变。
不过也只是微微一变而已,在长久的经历天书刺激后,飞玄真君万寿帝君已经历练出来了云淡风轻的心性,基本不再会为一点银子的小事烦忧动容;毕竟,当你知道自己过几年就可以躺着赚千万两的时候,前期一点小小的开支就实在微不足道了。
六百万两换一千多万,这样的买卖谁会不喜欢?
所以,飞玄真君只是再抖一抖衣袖,盘膝坐定,五心朝天,双手各捏法诀,深深吐纳出一口浊气。他头顶的青叶花冠随吐纳而起伏摇摆,四面水汽亦蒸腾氤氲,那一份从容自若的飘逸闲散,仿佛真是仙人临凡,实在不必为这点俗事烦心;
吐纳之后,真君只淡淡说了一句:
“只为了六百万两就闹到朕的跟前来,上书攻讦无休无止,朝廷的官员还真是操心呐。”
黄公公:?!!!
等等,什么叫“只为了六百万两”?
六百万两还不够吗?
如果黄公公没有记错,数年之前江南洪灾河北旱灾皇帝又要修宫观,几处开支下来国库一空如洗,还硬生生拉下了九百万两银子的亏空;而为了分这九百万两银子的大锅,内阁六部中央地方斗成一团,皇帝急完阁老急,阁老急完尚书急,尚书急完督抚急;在上面的是急急皇帝,在下面的是急急大臣,那才是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呢——当时国库空虚河北流民随时可能武装进京与朝廷痛陈利害,飞玄真君是上窜下跳躁得嘴角都起了大燎泡,怎么不说一句银子无所谓呢?
那时事情急迫到了极点,还是次辅的闫阁老一时脑子短路,居然想出了什么改稻田为桑田的狗屁主意,并险些真的推行了下去;多亏了穆国公世子及时发癫,躺下来大喊什么向经济学先驱闫阁老致敬,才勉强刹住这股风气,拖到了后来财政缓和的时候,没有闹出大的乱子……
怎么,现在穆国公世子不发癫了,皇帝又开始癫了呗?
“只有六百万两银子”——真是吃了灯草灰,放得轻巧屁!除非飞玄真君万寿帝君真的功德圆满,学会了吕祖点石成金的大神通,否则内阁就是死也死不出这么多银子的。
黄公公目瞪口呆,嗫嚅不言,皇帝则气定神闲,端坐不动。作为大安朝实际上的户部尚书,飞玄真君万寿帝君对朝廷的财政情况其实是相当有数的,所以在说出这句话时已经做好了准备,打算着实在不行就从小金库掏钱——当然,这绝不是真君骤然转性居然知道体贴国情,而是在权衡利弊后理性的抉择。本来皇权尊贵,找几个白手套刮一刮地皮倒也不是不行;但时间毕竟太久,进度也难免拖沓;想一想唾手可得的利润,也就只有狠心自己掏钱了。
上一篇:我在古代搞发展
下一篇:摄政王的村夫王妃[种田]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