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最后他们这个小补习班成立了,课程安排在周六和周日晚上,这样十几个学生的课程都不会被耽误,每个人每个月的补习费定在了十元。
这个学期,黎阳他们在学院实验室的时间长了点,主要是各种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和带传动机构的实验设计项目,也会用亲手磨零件。
让黎阳感觉到亲切的是,实验室里面的台式钻床跟南山屋子里的一样,每次使用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想到他和谭帅在桌前组装那些零碎东西的事情。
学业的空挡,黎阳会找师兄师姐们收集他们历年对本市和本省拖拉机厂的调查和实习报告,这些东西能让黎阳更清楚的了解拖拉机厂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能窥探出一些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般这些调查报告,要不给工厂,要不上交给老师,没有自己的保存的,黎阳就厚着脸皮找师兄们吃饭,然后通过他们的口述,写下来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差不多整理好资料,黎阳用厚厚的信邮寄到海城,给谭帅分享。
不单黎阳,宿舍里的另外几个人也在忙,涂林订阅了大量的计算机的书籍,在专业课上还在看计算机的书,下了课就扎在电脑旁边。
彭东课余时间全部放在英语学习上,同时还找了份家教,周六周日要辗转好几个高中生家里。
郑清源和李奇伟一直泡在实验室,磨零件磨的两只手都是水泡,每当吃饭,就把嘴伸出来,让黎阳他们喂,当然,最后还是自己捏着勺子,咏唱着勇气的赞歌,一脸视死如归的吃着饭。
向宇天天跟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混迹在一起,甚至连人家出去晚会都要上去献唱……
黎阳跟黄立安约定了,每周的周六早上七点通电话,黎阳在宿舍楼下的电话亭,黄立安和大毛在棉花厂的传达室,俩人分别说最近的学习和生活,然后黎阳给谭帅留言。
从表面上看,黎阳的生活依旧是宿舍、教学楼、实验室、食堂这些地方,一成不变,但是他每天看到很多重要的报纸,从那上面,可以看到,这偌大的土地上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中酝酿着无数的机会,身处这激荡的浪潮中,浑身血液的流动也不禁快了几分。
黎阳坐在图书馆时,看拖拉机相关的书籍,刚知道谭帅对农机厂的想法时,他的心情很激动,因为那是两个人共同想要做的事情,这种亢奋的情绪在学校里又慢慢沉淀下来,不管未来如何,他现在首先要把学业给完成好。
谭帅也更忙了,在海城的日子越来越少,比起电话,他突然又开始给黎阳写信,毕竟写信在哪个地方都能直接邮寄给黎阳,每封信中夹杂着最近的账目以及最新出来的邮票。
海城春暖开花的季节,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肖欣欣平安的生下了一个女儿,黎阳直接晋升为舅舅。
黄立安代替黎阳和谭帅,给肖欣欣母女送过去鸡蛋和奶粉,黎阳后来也收到了小外甥女的照片。
B市的黎旭带着黎母早早的去了海城,一个看过娘俩后回去,一个则留下来照顾肖欣欣的月子。
肖欣欣和马东利到了海城后,因为俩人能干又肯吃苦,再加上有谭帅的帮忙,他们几乎没怎么走弯路就开始挣钱,虽然一直没回家,但是马东利过年过节没少往家汇钱。
钱,马家都收到了,但是自从肖欣欣怀孕,马家那边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两句“注意身子”,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
在夏欣欣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马东利就往家打电话,问伺候月子的事情,马母只说在忙着给小儿子找对象,反问他们两个大人难道照顾不了一个孩子,然后说她生几个孩子的时候,也都是自己拉扯的,马东利媳妇那么能干,一个孩子还能难的倒她?
原话更刻薄一些,但是顾忌媳妇的身体,马东利瞒下来了不少。
肖欣欣自从进了马家的门,亲眼看到了婆婆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亲儿子的,也就知道自己这个“外人”更入不了她的眼,早早就准备自己好好看养孩子。
黎母舍不得外甥女受这个罪,同为女人,她知道月子坐不好,落下来的毛病得跟一辈子,早早就说了要过来帮忙。
黎母有点生气马家的不闻不问,但是她在肖欣欣面前一个字都不提,就怕惹她生气了,对自己的身体不好,把奶气没了,孩子也得跟着挨饿。
黎母去海城的时候,黎父回老家和邻居打伙一起种地,去年过年前把鸡和猪都杀了,今年不打算再抓小的养,村里的人都猜测,他们家可能要搬走了。
种地累的时候,人和牲口先在地头歇一会儿,旁边的人把卷好的旱烟递给黎父,一边抽烟,一边打听B市的事情。
黎阳他们村子很偏僻,在山旮旯里面,不单周围是山,种的地也在山包上,黎父这个年纪的人很多都没去过市里,更别提遥远的大城市。
黎父跟他们说起海城和B市,口中提到最多的不是黎旭和黎阳哥俩,而是谭帅,在他眼中,谭帅是闯荡大城市里面最有传奇色彩的。
一个修理工小子,南下不到半年,买到了一辆卡车,之后组成了车队,对于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的村民来说,实在是太过震撼。
谭帅并没有去过黎阳的老家,但是关于他的事情,却在各个村子里传遍了,甚至他从前的很多同学都听父母说了好几遍,然后他们好奇的写信给黎阳,打听这个事情。
当然,传言能扩散的这么广,也跟黎飞脱不了干系,他当了司机后,会把一些事情告诉给家里和亲戚,在传言发酵的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每当看到这样的信,黎阳就觉得很好笑,他把其中特别夸张的部分摘抄下来,通过棉花厂给谭帅留言,让他好好努力,早日成为一个“名实相符”的人。
接线员接的电话的时候还问黎阳,“这些也不都是假的吧?”
黎阳突然意识到,原来海城也有关于谭帅的谣言……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了……明天再努力双更
晚安,么么哒
第72章
和黎阳学校联系最紧密的企业是本省的最大的汽车制造集团, 同时排名也在全国前三,从几十年前,学校就有无数的学生进入这家汽车厂, 很多都是两年读完本科课程, 假期以及大三开始就进入工厂开始实习。
当然,其他学校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也在这里努力奋斗。
汽车企业想要产品升级, 优化生产线, 最好的办法是从国外买二手的回来,这样能节省很多钱, 技术还能得到提升。
这个计划已经提出来许久了,今年企业资金稍微宽松了,立刻提上了日程。
早就计划好, 同时派出三支考察团, 分别前往美国、欧洲和苏联的汽车工厂,考察团包括汽车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还有高校的老师和教授。
因为这次涉及的金额不小,每支考察团的人数都很庞大,去往北方苏联的考察团高校这方面的人员由袁教授选拔,带领。
得知这个消息后, 黎阳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被选中, 但是他还是主动找到了袁教授, 申请一同跟随。
天刚刚暖和下来, 教职工办公室的窗户大开着, 黎阳张开嘴说话时, 嘴巴带出来的气息在空中久久不散。
袁应龙拿着黎阳写的申请书,没有立刻打开看, 而是道:“这次考察团的人员只有五名学生, 都是已经在工厂实习两年多的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 你连汽车车间都没进过几次,去凑什么热闹。”
外面吹进来的风还带着丝丝的寒意,黎阳对他道:“袁老师,做为大二的学生我没有资格占用这样宝贵的名额,现在我是以一个未来拖拉机厂的厂长的身份,恳求老师给我一个出国考察的机会。”
袁应龙面露惊讶,这不是第一次学生在他面前说要开办新厂,但是大二的学生说这话,还是头一个。
“也可能不是厂长,是总经理。”黎阳又补充了一句。
滚烫的茶叶在搪瓷缸子里浮浮沉沉,淡淡的香气在办公室里弥漫开来,袁应龙笑着看着黎阳,“我现在对你的拖拉机厂很感兴趣,能跟我仔细说说吗?”
“我们工厂的目标是制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机械。”黎阳道:“我们有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在土地耕耘的时时间大部分都是人力完成,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们理应拥有与土地规模相匹配的农业机械水平。”
上一篇:恋恋真言
下一篇:和配音大佬协议结婚后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