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纵横四宇,最会写东西的笔杆子几乎全部都在澹台莲州的麾下。
其中以黎东先生为首,他第一时间连夜写好了告书,大致是这样的:
最近,我们昭国遭受了一件非常痛心疾首、道德败坏的侵略战争。
我们昭国的太子可是一位明君啊,你看,他为了建设自己的国家,亲自去田里,使自己的双腿双手都沾满了泥土;又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民,亲自拿起弓箭、刀剑,驾驶战车,这让他尊贵美丽的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让他的皮肤也晒黑了;他每日都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日以继夜地处理国家事务,以至于身形消瘦,令人心疼。
在太子的至圣至德的光辉照耀下,昭国人民终于过上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日子,大家都感激不尽,非常珍惜这样的好日子。
最近,因为临近的幽国混乱,使毗邻的昭国边境也遭受了混乱不安,我们仁慈善良的太子见到这些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在人民的身上,也痛苦在他的心里呀!他当时就难过得不停流泪,大家劝都劝不住呀!
为了解救这些痛苦的百姓,不得已,我们昭国才出动了军队来到了昭幽交接的土地上。可是没想到,在曾经被幽国抢去的昭国领土上的昭国百姓还没有忘记故土,他们想回到自己的祖国,而生活在这里的幽国人也希望能够蒙受太子的恩泽,他们打开城门,热情地迎接昭国军队进入自己的城池,军民之间非常融洽和谐。
假如这是不义的,那肯定是血流成河,既然没有血流成河,那就是老天爷的注定呀。谁能说我们昭国军队是不正义的呢?你说对吧?
不像庆国,听说又是抢劫又是放火,又是屠城,太残忍了。我们太子听了以后,非常心痛,这毫无疑问是邪恶的啊。
谁都知道,昭太子与庆王是舅甥关系,平时昭太子非常尊敬自己的舅舅,逢年过节都会为庆王送去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以表达昭国的友好,譬如去年、前年某某节日,就送了什么珍奇异宝。这些可都是昭太子自己不舍得使用的,却送给了庆王。
没想到,我们家太子当成半个父亲一样敬重的舅舅居然能干出偷袭侵略这样厚颜无耻的事情。幸好,太子手下的武将也并非无能之辈,就算太子本人不在,也守住了城池。
庆太子发起的战争是不义之举,怎么可能战胜他们昭国的正义之师呢?所以庆军轻而易举地落败于孟将军的手下。我们用区区五千将士,就击溃了三万庆军。
看啊,在英明的昭太子的教诲和领导下,我们昭国士兵是多么地勇敢,多么地聪明啊!
更让人难过的是,我们还俘获了一支趁机想要进攻洛城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士兵虽然全都是幽国人,领导他们的将军也是幽国人。
但是,现在这个将军弃暗投明,向我们坦诚,他本来无意进攻昭国,是庆王以利益相诱,让他用先前被庆军抓到的幽军战俘重组一支队伍,伪装成幽王所为,挑起昭幽两国的战争。而他因为自己兄长的死而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想要向太子报仇,到了昭国,见到了昭太子以后,他立即被太子折服了。太子击败了他,又在他身陷妖魔的围攻时救了他,让他从狭隘的仇恨中觉醒过来。他发现,他过不了自己心上这一关,这种栽赃嫁祸给故国的行径实在是侮辱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尊严和荣誉。
昭太子有感于他对家族的孝、对祖国的忠、对士兵的仁,以及对凡人的义,因而宽容大量,不再计较他进攻昭国的过错,与其和解,并且召他到自己麾下留用,将来戴罪立功,并且承诺绝不让他出征于不义之战。
昭太子与庆王两者高下,在此立现。
庆王啊庆王,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是常有的事,可你怎么能做出这种阴险无耻的事情呢?未免与君子之道也相差太远了吧?这真的是一个可以号令国家的君王的所作所为吗?
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君王应该是像我们国家的昭太子这样的才对,他修行个人品德,团结关怀家人,领导整顿军队,重视爱护百姓,等等等等。
他胸怀整个天下,坦荡真诚,希望四海之内,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能过上像现在昭国人一样的好日子。
现在我写下这些,正是因为我由衷地爱戴我们昭国的太子,庆王狡诈,恐怕会倒打一耙,污蔑于我们太子,他是个真正的圣人,总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是以不擅长应付勾心斗角的设计,屡屡被人污蔑。
所以,我不得不站出来,为昭太子正名。
希望天下人都能够看到这份文书,能够知晓昭太子澹台莲州的圣名,他如初雪般洁白干净,不容玷污,又像太阳一样,想要照耀到整个纷乱的国家。
……
等到庆王反应过来的时候,这篇文章甚至传到了庆国国都。
庆王动作也很快,叱责这篇文章属于妖言惑众,下令全国上下,要是谁被发现在类似茶馆、酒肆、书塾之类的公开场合宣扬这篇文章,可当场被处以斩刑,而有谁在私下与别人就此讨论,也可以举报,一旦举报成功,官府会立即上门抓人关押,重则斩首,轻则交钱赎罪。
起初还只是有确凿行为的人被抓捕定罪,接着,有人因为私仇而诬陷别人在家谈论此事,竟然也被举报成功了,再之后,便愈发不可收拾起来。
倘若你看谁不顺眼,就可以“赞美昭太子”为理由把仇家送进牢狱。
案子多到庆王派出他手底下所有的官吏都治理不过来,每天都有人被抓,监狱里住满了人,每天都在死人。
一时之间,整个庆国王都相蓝城的百姓皆噤若寒蝉,连哭都不敢哭,怨意一天比一天浓重。
越是这样,百姓们反而越是回忆起那篇文章中所写的东西,本来只是当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看看,如今,也不禁认真地浮想起来:假如是昭太子来治理他们的国家会怎样呢?他们是不是能比现在要过得更好?昭国与他们结下恩怨,会向他们开战吗?若是到了那一天,他们真的要为这位阴险毒辣、心胸狭隘的君王而战死吗?
庆王已经知道做得不对,他困惑,为什么这个本该起作用的方法却没有起到他预想的效果。明明他只是想要把谣言扼杀在摇篮里而已啊。
可是,现在,他骑虎难下,国君的命令是金口玉言,驷马难追。既然已经开了头,若是半道停止,只会更加惹人耻笑,让百姓不再畏惧他的威严。就算错了,也只能错到底,等那时,错也变成对了。
一位国君从掌权开始,怎么可能完全没有犯过错,只要整体来说功大于过就行了。
比起这个错误的政令,他更害怕百姓们敬畏昭太子胜于敬畏他。
一股不可名状的谵妄在日渐侵蚀他变得苍老的心灵,尤其是在得知爱子死后,庆王想:他还得撑到培养出第二个继承人,第二个太子。
这个继承人必须要比前一位太子更加优秀,可是,还来得及吗?能比得过昭太子吗?
如果无法胜过昭太子,那么,在他撒手人寰之后,庆国岂不是会轻而易举地被昭国攻灭,他数十年来的心血将会毁于一旦。
来到庆国的荆玉山当然见证了相蓝城所发生的一切,他深居简出,仿佛与这些纷纷扰扰全无干系。
民间甚至有人因为曾经说遇见过昭太子而被裁定为通敌叛国之罪。
而他作为庆国境内,与昭太子相处最紧密的人,竟然安然无事地被国君奉为座上宾,每日锦衣玉食,等待召见。
庆王每天都在让人盯着他的饮食起居,来确定他是否有异心,这份深深的疑虑用了足足一个月才打散。
他终于下令召见荆玉山。
荆玉山仍如十年前与他初遇时一般模样,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看上去沉稳凝重,让人看不出喜怒深浅。
这个男人不怕他。庆王想。毕竟荆玉山还能成为癫狂的老幽王身边最信重的丞相,确实有过人的胆量,但是,他在昭太子面前也是这样的?
他会怕昭太子吗?
庆王想了多久,荆玉山就跪了多久。
荆玉山的跪姿非常标准,五体投地的大跪,跪下去以后纹丝不动,像是被塑成泥像,单从这里,并看不出他的不恭敬。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