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东河曦那个乡下哥儿造成的,都是顾君谦害的。
若非东河曦治好了顾君谦,若非顾君谦当初受伤……
齐冉恨恨的扯了扯手里还未绣完的绢帕,都怪这两人。
***
而上京城尚还有许多在观望的人都在盯着东河曦等人的动静,见他们今日离开,都不约而同问身边的人,派遣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可有消息回来。
尤其是家里有受伤的人家,则是更为迫切,同时他们也期待着镇安侯世子与于侍郎日后传回来的消息。
***
东河曦与顾君谦到得城外时,镇安侯与于侍郎这边已经在此等着了。
镇安侯府此次是一家人都跟着去东河村,因此队伍尤其庞大。
担心一路过去有山匪劫道,护卫的人也是不少。
吴御医还带着两个太医院的医丞,若干医士。
于侍郎因着是孤儿,也尚未成亲,但柳尚书却是给其派遣了不少侍候的人,那些人都由柳哲负责。
朝廷还给于侍郎派遣了三十人保护他。
见到那些朝廷派来的人,东河曦心里感叹这位皇帝还真是不错,很会收买人心。
李御医不知与朝廷如何说的,与吴御医一般带了两个易丞,若干医士。
队伍同样庞大。
如此两方加起来,这队伍可就壮观得很。
郭航与裴斐此次也同样也跟了来,两人虽是将军府的少爷,但还好带的人不算多。
加上东河曦他们这边的人数,这队伍别说一般的劫匪,哪怕是再多的劫匪都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双方在城外会面之后,东河曦去看了眼左松鹤,见他脸色经过调理之后再无早前的病气,精气神也很是好。又用精神力查看了一下他脸上与双腿的伤,见并没有大碍,便稍微放了心。
之后又去看了眼于侍郎,这是东河曦第一次见到于侍郎。
上次柳尚书过来拜访之后,原是要去看看于侍郎的,但之后接连有几位推脱不过的人来拜访,时间便就这般错过了。
于侍郎长相斯文俊秀,脸色苍白,身形消瘦,但整个人的精气神却是极好,眼里也有光。见东河曦过来,还笑着与他和顾君谦打招呼。
东河曦问了他一些身体的感受,一边用精神力查看他脊柱受伤的位置,脊柱受伤的位置严重错位,脊柱碎裂,能保住命已经是大幸。
李御医在一边听着他问于侍郎话,不停点头,听他问完,问他,“可愿意学医?”
东河曦赶紧摇头,直接道:“不愿意。”
开玩笑,他这身种植能力就已经让他这般忙,再要学会医术,他还能有自己的时间?
李御医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分明是个学医的好苗子。
东河曦无辜的看他,然后拉着顾君谦赶紧走了。
还跟顾君谦吐槽,“叫我学医,日后我岂非要忙死?”
又要种植,又要救人。
不就变成跟自家妈妈一样了?
绝不。
顾君谦笑着摸摸他的脑袋安抚他,“不喜就不学。”医者需要承受许多,他并不太愿意小曦去承受那些。
如今就很好。
一切妥当,东河曦与顾君谦回头看了眼巍峨的城门,转身上了马车。
***
因着队伍里有两个病患,尤其是于侍郎,哪怕柳尚书的木工活好,将于侍郎乘坐的马车特意改造过,并不会让其在路上受到太多的颠簸,但赶路久了,正常人都有些疲乏,何况是伤患。
因此这一路众人走得并不快,到得大的府城县城,众人还会停下多休息几日,顺便在城里的药铺与杂货铺逛逛。
当然,主要逛的人是东河曦与顾君谦等人。
顾君礼与顾君如两人一路叽叽喳喳的,见甚都感兴趣,有问不完的问题,说不完的话,半点不见疲色。
郭航与裴斐亦是如此,两人精力着实旺盛,不愧是武将之后。
柳哲就要差着一些了,一边要护好于侍郎,自己又是个文弱书生,一路下来,整个人都心累身累。
李御医与吴御医也是头次走这般远,哪怕两人平日里注重养生,这一路下来也折腾得厉害。
尤其是吴御医,竟然还有些水土不服,着实让李御医嘲笑了好些日子,但嘲笑归嘲笑,为其看诊倒是毫不含糊。
东河曦买回不少种子,蔬果花卉药种应有尽有,还有些不认识的。
不认识的种子他便温养着,等着回到东河村了就拿来种下看看。
还有一些稀罕的药苗,他也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回来,一路都好好的护着。
期间东河曦还曾想起一件事来,问镇安侯,“伯父,我记着早前太后生辰,番邦曾派使臣来贺寿,送的贺礼里,可有一种名为番薯的食物?”
镇安侯回忆了一下,“有的,但我记着好似被二皇子拿去煮了吃了。”
东河曦愣了一下,不可思议道:“吃了?”
“对,原本接待番邦使臣的该是四皇子,但二皇子向来与四皇子不对付,便从四皇子手中将这间差事抢了过去。”
镇安侯对二皇子也不是太喜欢,说到这件事微微蹙了下眉,“番邦使臣说那番薯是送给太后的贺礼,味道软糯甘甜,很是适合太后吃。二皇子先是斥责他们不该拿如此下贱的东西去送给太后,又说他得先为太后尝尝是否有毒。我记得他还余下了一半,也不知他如何说的,最后那余下的一半也在太后生辰当日被送去了御膳房,我们这些品级高的臣子当日还尝了一块,确实如那番邦使臣所言,甘甜软糯。”
顾君谦几人在一边安静的听着,见东河曦越是听,神色越是古怪,不由疑惑的看向他,顾君谦问道:“小曦,怎么,这番薯可是有何不对?”
彼时东河曦一干主子正在一间酒楼包厢用午食,这一路过来,偶尔他们便会聚在一起用食,但并不多。
今日就正好聚在一起,东河曦也是想到回去之后要种的蔬果,便想起了去年雷叔从番邦那里买来的番薯。
他手里的那一袋可是一个都不曾动,就等着今年开春育芽了拿来种出来。
要知道番薯耐旱,产量高,耐储存,还饱肚,在饥荒年,这可是最好的果腹之物。
他都没舍得吃,没成想那位二皇子倒好,竟是全部吃了。
他就说,为何来上京城这些日子,年节的时候也是见了不少人,却是从未听人说起过这件事的只言片语来。
原来番薯早就被吃了。
东河曦便给他们讲了一下番薯的好处,“哪怕是贫瘠的土地,只要种植得好,亩产也比小麦水稻高,若是有经验丰富的农人侍弄,亩产最少也能到千斤。结果便被你们吃了。”
当然,他是往少了说的,若是给他种,只会多不会少。
也不知那番邦还有没有番薯了。
听雷叔的意思,番邦也不是很重视番薯,嫌人家产量不高。
产量不高为何不找自己的问题?
看看是否是自己的种植有问题?
第103章
镇安侯一干人全都被他说的话震惊住了,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纵使他们出身皆富贵,不曾体会过饥饿,不曾为食物烦忧过, 但依然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每年户部都在哭穷,无粮无银。
工部总在想方设法的改良农具,就希望能给粮食增产。
还有司农司, 哪年不是向陛下要大量银钱去研究种植技术?
但自建朝以来, 除了温暖的南方每年的粮食产量因着地理环境的原因有所增加以外,北方,甚至是边关, 还常有折子上奏粮食不够, 产量不行。
且一旦闹饥荒, 干旱,那便是无数人丢失性命。
原因为何?还不是因着粮食不够?
若是粮食多了,家家有余粮, 何至于会有饥荒,还会畏惧干旱?
朝廷不知每年在这上面费了多少人力钱力,但成果却是并不尽如人意。
每年司农司巡查全国的农耕时,都会特意关注那些经验丰富的农人, 就希望有人能给粮食增产, 哪怕亩产多几十斤那也是好的。
但是没有。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