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跟筛子一样的王府,别说皇帝骂他们是废物了,就连秦宸这个当弟弟的都十分无语。
他们真是同一个爹生的吗?为什么智商差这么多?
王府里不仅有皇帝的探子,连大臣们都能轻易在他们的王府里安插人手。
该不会是他们娘在怀他们的时候,脑子被狗啃了吧?
好的,老二他们的愚蠢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把视线再次回到朝堂之上。
秦宸坐在屏风后面,听着朝中大臣们对他的去留问题争执起来。
皇帝的人要留住他,而老二他们的人却想把秦宸赶出京城。
只要十一皇子不在京城,时间久了后皇帝对他的感情也就淡了,到时再提过继之事,也容易多了。
一开始这些大臣们还真没往秦宸身上想,还是老二他们提醒了他们。
皇太弟,历史上可是有记录的。
十一皇子不管是年纪还是身份,都非常合适。
之前还斗得跟乌鸡眼似的人,立即握手言和。
他们要斗可以,但是先要把最大的对手弄走。
在京城有皇帝的保护,刺杀十一皇子的难度很大。
只有把人弄出京城后,再行刺杀就简单多了。
他们就不信了,一直刺杀总有成功的时候吧?
是的,他们想弄死十一皇子,这是老二他们和那些逆臣的共同想法。
十一皇子是他们最大的障碍,他不死皇帝永远不可能考虑过继之事。
就是十一皇子有点难杀,上次十郡王准备了那么多人手,都没让十一皇子破个皮。
因此不能把十一皇子留在京城,把人赶去封地,也方便他们派人刺杀。
想法都很好,就是他们没想到皇帝的抵触这么强烈。
“朕说了,朕不同意,十一还小,朕还想多留他几年。此事不准再提,退朝。”
皇帝无视朝堂上的吵闹,坐在龙椅上对臣子们说道,说完一甩袖走人。
不管对方的用意为何,皇帝都不同意。他的十一才十二岁,连舞勺之年都不到,他们居然想让朕狠心把年幼的弟弟赶出京城就藩。
朕就知道这些人不怀好意,朕不会顺他们心意的,就算要就藩,也得等弟弟年纪再大一点。
放弟弟出去主政一方,有治理地方经验后再召回京城,这便是皇帝给幼弟安排的路。
他会努力撑到弟弟二十岁,到时弟弟继位,也不会因为年纪小,让大臣们轻视他,更不能用年纪小的理由,弄什么辅政大臣出来,侵占皇帝的权力。
不是所有大臣都和孔明先生一样大义,一心为汉,对刘禅忠心耿耿,从没有想过要篡位。
也和张居正不一样,他虽贪权,却是为了明朝好,只有这样他的变革才能顺利完成。
可惜他们都没有遇到好的君主,一个是劳累而死,一个则死后被清算。
前则还好,虽然君主平庸,却对孔明先生足够信任,从不干涉他的政策。后者嘛,只能说老朱家的忘恩负义是刻到骨子里的。
从老朱开始,到最后一位大明皇帝,有多少人冤死在他们手中?
不怪后来忠心大明的臣子少,主要还是这皇帝啊,他们就没当明白。
杀忠良,还是天下尽知的忠良,有多少文臣武将因此而寒心啊!
后一位还是皇帝的先生,居然差点被开棺鞭尸,可不就让明朝的人对君王寒心了嘛!
这样的王朝,不亡才怪呢!就算没有天灾人祸,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太祖一直跟后代强调,不能让屠龙者变成恶龙。因此他留下了太祖笔记,当后面的皇帝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去看看太祖笔记。
太祖笔记里不仅有太祖留下的叮嘱,也有历代皇帝执政的经验。
可惜先帝资质不行,就算看了也没办法化为自身经验,最后勉强保持大秦正常运作。
好在现任皇帝秦昊天赋不错,这些年让大秦的国力往上迈了一步。
可面对大秦内部的问题,他也无能为力。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想做。
他终究没有太祖那打破一切的魄力和决心。
因此当他发现幼弟有这个心思后,他选择了支持。虽然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弟弟想做的是把大秦建设成太祖期盼的世界,没有大毅力大智慧大魄力是做不到。
秦宸等所有的大臣都退出大殿后,他才从屏风后站起来,走出大殿。
望着殿外空旷的广场,秦宸叹了口气抬步迈下台阶。
“怎么这久才回来?”
皇帝在正阳殿等了半天,才等到弟弟回来。
“我不得等人走完了才出来啊,谁让哥哥你甩了袖子就走,把弟弟忘得一干二净。”
秦宸一进门就坐在椅子上,宫人送上的温茶他一口饮尽。
“做什么去了?还是宫人忘记备茶了?”
见弟弟如此口渴的模样,皇帝皱眉,屏风后有他让人准备的点心和茶水,十一为何还这么口渴?
作为皇家子弟,从小就学习规矩礼仪,像这般牛饮之法,很少在弟弟身上看到。
第58章
“现在天气太干了, 在外面逛了一会儿喉咙就难受。”
秦宸朝他哥摆了摆手,并不是宫人的错,是京城的气候原因。
京城一天秋末冬日就格外的干燥, 总是想喝水。
往年到点御医会配药茶给他饮, 减轻喉咙的不适。
今年还没到时间,可他却提前感觉到了喉咙的不适。
“李德有, 让御医配药茶。”
皇帝听了弟弟之言, 立即吩咐道。
“奴才遵命。”
事关小殿下, 李德有亲自去。御医配了药茶,检查过后由他亲自带回交到璟阳宫安于堂手中。
其实这对习惯了北方天气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也不知道秦宸怎么回事,他在京城出生,又在京城长大,就是对京城的天气各种不适应。
也许是这一世的娇养,让他多了一些毛病, 一点苦都吃不得。
前世在这个年纪, 除了读书回到孤儿院还要帮大人做事, 一点小毛病甚至都不用吃药, 全靠自己硬挺过去。
可这一世, 他真的被兄长宠坏了,吃苦对他来说是个稀奇的词汇。
“哈哈哈, 哥你真好,你是天下最好的哥哥。”
秦宸假装不记得他一共有十个兄长的事,他只认这一个兄长。
至于其他兄长,不好意思, 不熟。
“少贫了,过来帮我处理这堆东西。”
秦昊指着自己右手边的折子, 跟他说道。
“唉,知道了。”
秦宸垮下脸,不情不愿地走过去,和兄长坐在一起帮他处理国事。
皇帝亲自教导,再加上他本来就天资聪颖,有许多事已经可以单独处理,不需要过问皇帝了。
看着处理手段越来越成熟的弟弟,皇帝露出了欣慰之色。
他的幼弟,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为大秦遮挡风雨,成为盛世明君。
带着这样的期盼,皇帝在教导幼弟时,总会想象二十年后的幼弟会是什么样子?
只是那时他可能已经不在了,皇帝颇为遗憾地想到。
不能亲眼看到弟弟成为明君,皇帝对自己的身体非常不满,为什么不能多坚持几年呢?
他真的很想看到弟弟建设出一个新的大秦,一个连太祖都向往的大秦。
“兄长,你不干活在干吗?让我一个人干可不行哦!”
秦宸发现他哥停下动作发起了呆,忍住唤他回神。
“十一,为什么不叫哥哥了?”
听到弟弟的称呼,皇帝不乐意了。
“因为我发现叫哥哥太幼稚了,我是大孩子了,要成熟一点。”
秦宸想也不想地回答。
“你才十二岁,怎么就是大孩子了?乖,叫哥哥,叫兄长没有哥哥好听。”
皇帝听了不得劲,叫哥哥多好听啊!叫兄长,一点也不亲切。
“哼,不要。”
秦辰拒绝。
兄弟俩就称呼问题争论了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边关的白宣和父亲一路追击蒙族,直接追到了其他国家的领土。
上一篇: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下一篇:千岁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