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谢云飞还是赵向毅,他们都知道大成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 问题,就是土地的兼并问题。成武帝建国之初,就给许多的功臣大量的土地作为奖 赏,而如今这些人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多,从而也导致百姓们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
而陆知书作为大世家的子弟,他从小熟读圣贤书,但是让他去种地,他连地要 如何种都不知道。
“我在无意间发现一种树,结出的花朵是一种棉絮,这些棉絮采集下来可以制 作成保暖的衣物,所以后来我在庄子上尝试进行大面积的棉树种植,才有了如今的 棉田。”包厢里安安静静的,只有李问一个人的声音,他说到了对棉树以及棉花的 发现。
当然棉树的发现和棉树的使用并非是他发现的,而是前人已经发现的,只是在 大成这里对棉树的种植并不普及,所以还有许多人不知道棉花这样的东西。
就连庄子那里,知道棉花制作成了衣服鞋帽那样成品之后,庄子那边的农户们 才是真正的认识到了棉花的作用,所以这也是后来为什么庄子那边那么多的农户愿
意尝试着去种子棉树的原因了。
李问提到了他当初为什么想到去建纺织作坊,必然的就会提及到纺织机的改进 以及为什么把织娘集中都一起织布的问题,“相信你们刚才都看到了,假如我们把 这些人集中在一起生产,一天可以生产多大的量,和一个农妇自己在家织布,多久 才能织出一匹的布。”
这里面要提到一个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的问题。他当初是想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一个生产模式,当然如今的大成没有那个条件使得这个社 会能够进入到现代社会。
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看,如今的大成还是处在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假 如他要想把更多的人投入到生产劳动当中,必然要使得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之中解放 出来,才能把这部分的劳动力投入另外的生产当中。
“庄子那里只是我的一个很小的尝试,目前看来算是走出成功的一步。当然庄 子那里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我在那里的尝试可以成功,是因为它可以满足我所需 要的条件,才能够进行这样的尝试。”李问如今并不打算跟人谈论关于社会性的问 题,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哪怕是现代的社会学家们都无法去很清楚的说明白这个 问题,所以他们还是要回归到小问题里面来。
“你做的很好。”听完了少年的这么多话,赵向毅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谢云飞想到了庄子上的许多的东西,从地里的粮食到后面他们走进去的作坊, 他的内心是无比的震惊的,此刻他看着李六元的眼里都带着崇拜,他说道,“李六 元,你实在是太厉害了!小生佩服。”
“呵呵,哪里,我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厉害,我只是在尝试去做,我所力所能及 的事情。”李问摸了摸脸,有点不好意思,他看了一眼赵向毅,发现对方正看着他
目光从谢云飞的脸上扫过,李问看向陆知书说道,“知书,你不是想等之后到 地方上去当官吗?”
陆知书点了点头,说道,“我如今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能力能够去当好一个 父母官。”
“你这么优秀,当然可以啊!”李问瞪大了眼睛看着陆知书,说道,“我今日 带你到庄子那里去走一走,其实想告诉你一个,我们首先可以从百姓手中握着的仅 有的土地下手,假如地里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农民是不是就不会饿死了?”
粮食多总不会是坏事不是吗?只有把肚子填饱了,他们才有力气去思考和面对 别的问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起码他们目前要把下面的地基打好了,才能够去建造 上面的楼层。
“至于之后开建作坊的事情,若是等到能够达到那样的基础之后,我们再建立 作坊,不是很容易就能把作坊建立起来了? ”李问相信今日带了大家去走了一边作 坊之后,相信大家对这种新的生产方式都有了认识。
李问知道庄子那里的许多东西拿出去外面,会引起多少人的争抢。还有作坊那 里的改良后的织布机,一旦让某些人知晓了,他们必然会想方设法拿到手。
而今日之所以带赵向毅以及谢云飞他们到那边去,其实是李问在与傅院长谈论 了之后,他决定了带大家到庄子那边去,今日不是让太子殿下的人发现,他日也许 是别的人知晓。他让赵向毅和谢云飞看到了庄子上的那些东西,等于是把他手中握 着的一张牌亮出来给他们看,这是他的诚意。
谢云飞转头看了一眼赵向毅,对李六元说道,“李六元请放心,今日我们所见 到的东西,我可以代为保证,除了我们之外,此事不该知晓的人,我们绝对不会让 旁的人知晓。”
谢云飞的话保证了,除了太子殿下会知道这件事之后,朝中其余的人不会知晓 此事。若是太子殿下知道了这里的东西,太子殿下必然会有所行动。
“你可以相信我。”赵向毅说道。男人的话不多,却是有绝对的信服力。
两个人的目光对上,李问在男人的眼中看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微笑着点了点 头,他说道,“我当然是相信你的。”不然他今日也不会带赵向毅到庄子那里去了 ,就是因为他相信赵向毅。
“阿问,谢谢你相信我,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的。”陆知书的心中同样的为今 曰的所见感到震惊,他并不知晓在他们分开的这几年里面,李问在读书之余还做了 这么多的事情。
而李问做的这些东西,是陆知书从前所没有去想过的。
若是在今日之前,陆知书对怎么去当官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在今日之后 ,他的心里开始有了具体的想法,以及知道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去做。
“知书,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希望这一点永远都不会变。”李问看着陆知书 笑道。其实今日他耍了一点小手段,李问希望把自己的好友拉到他同一个阵营上面 来,他绝对的不想曰后与陆知书站在对立面。
只是最好的朋友吗?陆知书看向少年,微笑着点点头,他并不希望他们之间仅 仅只是朋友。但是再多的话,陆知书很难与好友去说,所以他只能放在心中。
这一日他们在包厢里面谈了许久的话,谢云飞提了几点他感兴趣的问题,李问 都尽置的去为谢云飞解答。
从赵向毅负责送他回乡省亲,李问就知道一些事情不好瞒着,早晚都有可能会 被人发现,不如他主动去把这些东西展示在赵向毅的面前。李问其实庆幸这一次送 他回来的人是赵向毅,而不是别的人,若不然他一个小小的六品翰林院修撰,根本 就无力与比他级别更高的BOSS抗衡。
其实他今日选择了赵向毅,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第九十三章 回到家乡
在南阳府停留了两日,到了第三日他们就上了去往清镇平的大船。五月的天气 炎热,船舱里面有些闷热,李问站在船头吹吹风,赵向毅从身后走来,站在少年的 身边。
两人的衣摆被河面上吹来的风,吹的现现作响。
“你怎么也来了?”李问转头看向身边的男人,问道。
“我不见你回来,我就出来外面看看,没想到真在这里找到了你。”赵向毅回 去船舱里面不见少年在,就往这边找了过来,果然是在船头找到了少年。
“外面凉爽,我到外面来吹吹风。”李问看了一眼赵向毅,转头看着前面。
大船在水中航行,河岸两岸是高山峻岭,都是他熟悉的景象,李问的眼里有点 怀念,他说道,“这些年来,这条河道我走了无数遍,但是每一次归家的心情都一 样。”
赵向毅知道少年想念家中的爹娘和亲人,他说道,“我明白。”
李问笑了笑,说道,“其实这几年在南阳读书,我也不经常回去家中,每年只 有过年才回去家中几日,过完了年就到南阳去了,这些年我更多的事情都是留在南 阳府读书。原来还以为南阳已经离地家中很远了,等去了京城,才知道原来南阳离 地家中算是近的了,还有离的家乡更远的地方。”
上一篇:觅青山
下一篇: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下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