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313)

作者:叶悠悠 时间:2024-06-08 09:26:22 标签:三教九流 天之骄子 东方玄幻 异想天开 轻松 无CP

  六月。

  李昀正式接手了兖州,顺带召见了朱正。

  别看朱正送上了一个兖州,可他知道自己斤两,也怕将来受到清算,所以他对自己认知很清楚。

  高官厚禄都不要,只求李昀给个好听又没实权的爵位,然后让他回老家享福去好了。

  现在田地都是陛下所有,不过他这人/妻妾娶得多,这些年孩子也生了一箩筐,分到的田地不少。

  更重要的是早几年,他就在老家建造大宅子了,而且在宅子那边藏了许多金银财宝。同时,他更是积极回馈乡里,修桥铺路灌溉水渠,逢年过节就送面饼、馒头、猪肉等东西给四方乡邻。哪家有困难,他更是大方借人钱财,利息极低,可以说在老家那边名声极好。

  甚至他在乡中建立了村学,教书老师也是他花钱聘请。附近乡、村孩童尽可去入学,不收束滫。

  等到了十岁,到时就比别的孩子学得多,入明皇在各地开设的四方书院的优势更大,更容易出头。

  他为什么做这些?

  朱正又不是什么大善人,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日后归家做准备啊。

  现在他老家那边房子大、富贵、有钱,十里八乡极为敬重他,还要在村口为他立碑...这要是回到乡里,他就是真正的一世无忧了。

  李昀对朱正的请求也不感到惊讶,至于他在老家做的那些事,锦衣卫早就将详细情报放到了他的案桌上。

  这朱正是个聪明人啊。

  当下李昀就封他做了个县侯,爵位不大不小,勉励了朱正几句后就让他退下了。

  朱正当即大喜,千恩万谢离去。

  六月中旬,出使幽州的使臣终于传来了消息。

  公孙普不干脆。

  他没说收拾收拾来拜见李昀,但也不得罪使臣,每天好吃好喝招待,犹犹豫豫怕是有想法。

  这个公孙普小吏起家,能在徐侑之后占据幽州,可见是有几分血气跟勇武的。如今他不愿受降,倒也没在李昀的预料之外。

  等到了七月,扬州六郡吴军余孽以及广州土著都处理得差不多的时候,李昀索性命令孙亚与吴期二人稍作休整,而后出兵幽州。

  幽州贫瘠,即使幽州当地民风彪悍,可如今李昀几乎一统天下。他只要断掉铁锅、盐、茶、粮食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向幽州输送,整个幽州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再强悍的士卒,他也是要吃喝拉撒的。

  天下马上统一了,虽然陛下一直挂着那幅坤舆万国全图,表示他志向在全球而非简单的中原十五州。

  可吴期、孙亚等人也知道,如今国家刚刚统一。

  天下动乱二十几年了,百姓思安啊。

  统一之后,陛下肯定要搞内政,至少近期的五年内,陛下不会再动兵戈。这意味着仗是打一场少一场,趁现在还有得打,赶紧争功啊!

  所以陛下说要打幽州,那明军一个个都嗷嗷叫,战意十足。谁知道大军开拔,还没到幽州呢,忽然传来消息,说公孙普跑了!他带着一部分士卒直接往北走,而后遁入茫茫草原不见了踪迹。

  与此同时,锦衣卫竟然还收到了一封求救信。

  李昀看到的时候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

  当时李昀跟赵义一战,最后寿春郡被王荣提前控制,没有让吴军发生太大兵乱。加上赵义不知道抽什么疯,他都把自己老婆孩子杀光了,但马义的家眷还有张唐等人竟然只是被囚禁,这导致李昀入城的时候,这些人都还好好活着。

  甚至因为涡水护送流民之事发生后,不少人都说马义骗杨兴出城是为了流民,他摒弃自己与明朝的仇恨,看似背叛了赵义,实则是全了心中大义啊。

  这么一来,马义竟然有了不小的名望。

  李昀感叹这骗子运气可真不错,还打算召见他呢,谁知道马义竟然不见了。

  让锦衣卫跟燕台的人去找,竟然都没找到他。要不是李昀知道马义虽然是个贪财小人,但没贼胆跟他玩猫腻,他都要以为马义故意躲起来打算造反呢。

  不过当时事情太多,李昀只是嘱咐范旭注意一下对方的踪迹,之后就没管了。

  这几个月都没马义消息,李昀都怀疑他是不是意外身死了?当时战场混乱,涡水数万多的流民更乱,悄无声息死个人找不到了,这事发生了也不奇怪。

  谁知道他没死,而是被赵义的几个死士带去了幽州!

  这信件里把赵义的谋划原原本本都说了个清楚,然后说这些死士不知道怎么跟公孙普勾搭上了。最终他们决定一起越过草原、沙漠,去一个叫坚昆的国家发展发展,若将来有机会,他们再杀回来。

  看得出来,即使赵义的死士很信任他,但还是把他看守得很严格。

  李昀手上的信件字迹很潦草,而且马屁话都没写几句,可见当时马义落笔匆匆,没多少时间了。

  信件最后,马义简直是声嘶力竭地祈求李昀早日派明军天兵去救他,他不要去沙漠生活啊,信纸上甚至还有泪痕。

  “这个马义......”李昀都不知道他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了。

  不过公孙普远遁大漠,幽州群龙无首,倒是省心不少。

  李昀觉得是好事,吴期等人错失五年内最后一场战争而感到失落也就不必多说了。

  至此,天下十五州尽数归于李氏明朝。

  同年十月,李昀正式在泰山建立祭坛举行封禅仪式,确立正统的同时也是告诉天下人,天下纷乱二十载,如今再次迎来了统一。

  泰山,五岳之尊。

  李昀站在山顶之上,往下看,云雾皑皑间又到处可见连绵的旌旗飞舞。

  “陛下,封禅仪式马上要开始了。”骞珪一袭赤红色官袍,见李昀只带了董海川一人看了许久,忍不住上前道。

  “你看到那边的日初了吗?。”

  李昀见骞珪上前,便指向东方天际。

  那儿金黄色的朝霞绚烂交汇,只眨眼几息时间,就如同烈火焚烧一般蔓延,又如同海中巨浪一样汹涌翻滚,壮观灿烂到了极点。

  “大好河山啊。”李昀笑道。

  “这是陛下的大好河山。”骞珪只觉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感叹道。

  李昀却轻笑摇头,“不是我的,是天下百姓的大好河山。有民才有帝王,才有这山河壮景。”

  骞珪沉默了会儿,忽而长长一揖,“受教了。”

  等看尽了日初绚烂后,骞珪难得玩笑道:“陛下,天下已定,王爷的婚期都已经定下了,您是否也该成婚了?”

  之前李昀还小,后来李昀事务繁忙,这婚事一拖再拖。现在天下初安,李昀可真有皇位要继承,没娶妻生子怎么能行。

  “哈哈哈。”李昀笑得颇为豪迈,“之宜,你急什么,我如今才二十二啊。”

  骞珪一愣,忽而也是大笑起来。

  是啊。

  李昀自小不凡,一路扶持其父从陇县起家。得凉州,灭郭傕,最终定鼎天下。

  他登基时二十岁,一统天下泰山封禅二十二岁。

  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少年开国皇帝啊!

  他急什么?

  哈哈哈哈......

  泰山封禅,万里山河尽入其彀中,回首过往,他才二十二!

  这正是少年如日,朝阳初升之时。

  未来可期、无限!

  君臣二人也始终不忘初心,君臣相得。此刻二人相视一笑,直向祭坛走去。

 

第278章 科举制度的确立

  明,天顺五年。

  明年就满十八岁的张任正在跟父母告别,因为他想去游学一年,等明年的时候刚好去洛京参加科举考试。

  天顺三年的时候,陛下就正式颁布了科举制度。日后天下取才,不再施行举荐制度与梁的太学入仕制度,而是依托于科举,在大方向上,科举又分为武考跟文考。

  武考不用考文、数与格物三门试卷,但有专门的兵策试卷与体能考试。而文考则刚好需要考文、数与格物三门,体能也需要考,但体能要求不严格。

  当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后,民间读书人就都有了相对公平与公正的一个上升制度,某些程度上也削弱了世家、豪门对权力的垄断,好处是肉眼可见的。

推荐文章

你也有病啊!

我的超市通异界

女装大佬在修仙界

什么叫羁绊型御兽

穿成小夫郎后

咸鱼大美人带崽穿越后

男配让龙傲天怀孕了

沉迷吃瓜的我泄露心声后全家炸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短文大集合

人在古代,顺的不行

在原始社会假冒神灵

世界级大佬

虫族之雄虫夏冬

一世权谋

教皇

快穿之前任在作死

上一篇:你也有病啊!

下一篇:漂亮笨宝扮演坏蛋炮灰后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