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幸运女神再一次眷顾朱棣,胜利的天平从来没有倒向朱允炆。”
“当是时,朝廷内的人各有算盘,有人提议逃往内地以图兴复,有的则反对,还有的想要投降,种种不一。
这时候,方孝孺表示城中尚有二十万兵,应坚守待援,即使真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是理所应当的。
朱允炆同意他的意见,又派大臣、在京诸王前往谈判以拖延时间。
六月初九,朝廷派李景隆、茹瑺等见朱棣,再次谈判,朱棣表示割地无名,只要奸臣。可是如果朱允炆真的交出人,那才是真的寒了人心。
六月初十,遣谷王朱橞、安王朱楹等第三次前往谈判,无果。
六月十二日,外出募兵的大臣们仍未返回,朱允炆只得派在京诸王和武臣们守卫各门。
时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被一群文官围殴。
次日,燕军抵金陵。
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
“可是此时城内人心早就惶惶不安,真要说起来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反正都是老朱家的皇子皇孙,朱允炆当皇帝还是朱棣当皇帝,对这些大臣勋贵有差别吗?没有。
朱棣当皇帝,他们也不算对不起朱元璋,天下还是老朱家的天下。
所以很多人都倾向朱棣,毕竟真要说起来,之所以有这场战争,还不是朱允炆自己太过分,生生逼反朱棣。
当初朱允炆放弃了舆论高地在这时候终于反噬他了。
如果他削藩足够快,动静不会太大,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可是他偏偏瞎搞,又搞不定,自己作没皇帝之位,怪谁?
人心背弃,于是朱允炆被抛弃了。
他能杀一个徐增寿,可还有无数个徐增寿,当燕军兵临城下时,守卫金川门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
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李一感叹道。】
朱元璋深深叹了口气,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
老四很厉害,可是朱允炆也是真废物。他得好好想想。
【“靖难之役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
燕王进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有的说他是从地道逃了,落发为僧,云游天下;还有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而永乐陛下让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
历史已经过去,一切无从考察,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李一笑道:“其实朱允炆失踪就好过朱棣杀侄子弑帝吧,真要说起来他是来靖难的,拯救皇帝的呢。尽管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个表面借口,可是遮羞布有时候就是需要存在的。
当然,现在皇帝失踪,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就勉为其难上位吧。“】
朱棣:要不是朱允炆确实不见,他还真信这个邪,不知道以为真是他干的呢。
朱棣想起地方借着朱允炆的名头搞事的乱臣贼子,不禁拧眉,虽然掀不起什么风浪,可也足够恶心他了。
【“不管怎么说,战争终于还是结束了,可哪怕只有三年,这场靖难之役还是给明初刚刚得到恢复的社会经济又带来不小的破坏,尤其是战争剧烈的地区,所受的破坏更大,形成“淮以北鞠为茂草”的情况。
而因此而遭到清算的臣子更是不少,这些本该都是国家的人才,死在这里实在让人遗憾。
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的朱家人的内战,造成无数死亡,根据统计,因此而死的人多达几十万,而这场权利更换的战争游戏最后依然还是由老百姓买单。”
李一闭了闭眼睛,“这是一场悲剧,本该不用发生的悲剧。
我讨厌朱允炆,因为他没有自知之明,无能就是原罪,朱棣掀起战争,是为了活命,不得不反抗,让人可以理解。
可是朱允炆呢?那么多历史他是没看过吗?因为削藩引起的乱子不够多吗?
不是不能削藩,这从来都是政。治。正确,但是明明可以要缓缓图之的事情,他却偏偏想要一口吃成胖子,那就活该被噎死。
尤其是朱棣镇守边地,更是有功的!哪一个明君会无故诛杀功臣,他而朱允炆连一个正当的理由都没有。
但凡朱棣要是不姓朱,这妥妥又是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让人幻视无数冤死的将军。“李一站朱棣,愤愤不平。】
第226章
朱元璋冷笑一声,大家都以为他是生朱棣的气,可是朱元璋却对朱棣还算平静道:“老四,你倒是历练出来了。”天幕说出来的好几个熟悉的名字,能力他是知道,都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四能和他们过招,还有输有赢,看来在边地几年确实是用心了。
是他的种。朱元璋满意的想,抛开谋朝篡位不说,朱元璋对自己儿子的进步还是很欣慰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少年朱棣顿时嘿嘿一笑,“是吧,我就说我肯定能成为大将军的。”朱棣是年岁不大,但还是有点心机的,趁机和亲爹和太子哥哥表明心志,至于那个造反的朱棣,那不是活不下去了嘛,大家处境不一样。
朱元璋轻哼一声,“那你可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好好学。”
朱标心里轻轻一叹,却拍了拍朱棣的肩膀,宽慰之意再明显不过。
虽然,儿子生死不明的是他,皇帝之位落入他脉的也是他。
但朱标仍然有自信,只要他还活着,就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地位,在他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他还未有过失败。
当然,若是他死了,那就没辙,儿子不成气候,那么弟弟继位也未尝不可。
说到底,对于朱标来说,没有什么感情又不争气的儿子和大明的未来还有从小亲近的弟弟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他一直的都在所有人眼中最好的太子和哥哥,从前如此,今后还是如此。
至于一些人暗地里说的提前扼杀威胁,呵,只有无能的人才会这样的惧怕。
年长朱棣十几岁,早就有自己班底,地位一直很稳固的朱标对这些乱七八糟的建议全都一笑而过。
【“说完靖难之役,我们就来说一下关于朱棣的外号吧。”
“第一个,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哈哈哈哈。”说到这个,李一就忍俊不禁。
“这个外号来自朱棣当皇帝后曾经数度御驾亲征,留下太子朱高炽监国的故事。
正常来说,当了皇帝后想要再亲自带兵打仗是很难的,比如唐太宗,他有着卓绝的军事才华,也有着斐然的战绩,如果把他放在名将中也同样可以争一争前十。
可是唐太宗当皇帝后,就几乎再也没有带兵打仗了。
正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身为皇帝,他们的安危是重中之重,是涉及天下的大事,稍微不好就会搞得天下大乱。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安生待在后头才是正确的选择。
可是朱棣从来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和唐太宗不一样,朱棣成为皇帝时已经有了成年并且手段不凡的太子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朱棣战死,在后方的朱高炽只要度过前面一段稍微混乱的日子,就可以很快掌握这个国家。“】
永乐陛下瞥了眼他的太子,虽然还是有各种让他不满意的地方,但是确实是锤炼出来了,他要是真的马革裹尸,倒也没什么放不下的。
朱高炽保持微笑,天幕说话这种话很容易让他被亲爹忌惮的。
【“尽管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就过世,在历史上存在感比较弱,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恰恰相反,他能在亲爹更喜欢兄弟,嫡亲弟弟们觊觎他的位置依然保住自己的地位,在朝廷大军攻打时守住城池等到援军到来,又能在朝廷离间父子时一眼识破,在朱棣御驾亲征的那些年里始终稳定后方……朱高炽的能力可见一斑。”】
上一篇:我无限流大佬的身份被曝光了!
下一篇:我靠嘴遁名扬漫画论坛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