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下(10)
“今年辛苦诸位了!待到明年开春,我再来你们村子。”罗用笑着向众人拱手道。
“三郎,明年我们种些甚?”有人大声问道。
“明年应是要种些寒瓜。”罗用笑道。
“寒瓜?”众人吃惊。
那寒瓜一物,也是最近这两年才刚从西域那边传过来,从前在那些世族大家的庄园里或许也曾出现过,民间却是难得一见。
今年夏天有人在西市售卖寒瓜,价钱颇高,却依旧还是供不应求。
罗用赶着驴车,与运送辣椒的队伍一同回了城,留下一众乡人,有心情忐忑的,有满怀期待的。
之后那些日子,这几个村子里的人只要是有那三两个人凑到一处说话,就没有不提种植寒瓜一事的。
罗用这边,其实他也知道要在这个年代的长安城种植西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西瓜这东西原产非洲,后来传入波斯等地,再经由丝绸之路传到新疆一带,唐初这时候在中原地区并不多见,直到五代时,中原各地才纷纷开始种植,到了宋朝那时候,西瓜就很普遍了。
一个物种的流传推广之所以需要这么长时间,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年代极度闭塞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物种要适应一片新的土地,往往需要颇为漫长的时间。
今年夏天在西市卖西瓜那些人,罗用认为他们应该也不是在长安城附近种植,而是在距离长安城并不太远,气候更加干燥的地方种出来的,收获以后再运到长安城售卖。
西瓜比其他水果要好一些,摘下来以后放个十天半个月的,只要保存得当,也不太容易腐烂。只是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太高了,西瓜这东西又这么重。
罗用现在打算在长安城郊种西瓜,他也是做好了短时间内不挣钱甚至是亏本的心理准备。
而且他还有作弊器,若是换了别人要在长安城附近种出西瓜,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摸索培育,但罗用的空间里不仅有相关农业书籍,他甚至还有几包西瓜种子。
像这种由种子公司生产出来的西瓜种子,遗传性通常不太稳定,第一代还好,留种以后再种第二代第三代,往往会发生性状分离,种植出来的西瓜品质大幅度下降。
但是再怎么性状分离,那些优秀的基因总不会平白消失的,只要资金到位,花时间慢慢筛选培育,不出意外的话,几代下来应该就可以得到一个性状相对稳定的品种。
一想到自己种出来的西瓜在南北杂货大卖特卖的情景,罗用心里就忍不住高兴。
炎炎夏日,又怎么能少了西瓜降暑呢,没有西瓜的夏天,就不是完整的夏天。
“阿姊,我还要吃寒瓜。”
这一日下午,四娘领着七娘到崇化坊去找罗大娘,见这两个过来,罗大娘也很高兴,领她们到西市那边买了一小筐葡萄,那葡萄看着平常,价钱却不便宜,七娘那丫头一边往嘴里塞葡萄,一边又想着要吃西瓜。
“寒瓜今年过季了,阿姊明年再与你们买,过些时日秋梨子该下来了,阿姊与你买秋梨子吃。”罗大娘哄道。
罗大娘这两年买卖做得不错,手里也有了些钱财,生活压力小了,对下面这几个小的也比从前宽厚不少,不再像从前那般,动辄就要训斥几句。
“要吃冻梨子!”七娘高兴道。
“行,过些日子这边铺子要收些枣子,到时候若是遇着合适的梨子,我便买了让人送去你们院子。”罗大娘笑道,几担梨子而已,也要不了什么钱。
长安城周边种果树的人家比离石那边多多了,每年当季的梨子下来的时候,价钱比离石那边还要便宜几分。
她们这里又挨着西市,不少村人小贩都喜欢到这边卖水果蔬菜,若是遇着东西好价钱又合适的,大伙儿便都要挑拣着买一些。
罗大娘常常都是整车整担的买货,也不怎么压价,时间长了,很多人有货要卖的时候,就会先到她这边问一问,她这里的货源可比别处还要更好一些。
四娘七娘两个在崇化坊这边待了小半日,吃了一肚子葡萄,然后又提着一个麦秆编成的盖篮,拎着几串葡萄到太学去等罗用与乔俊林,跟他们一起坐驴车回家。
驴车不太宽敞,四个人一起坐也是挤了些,七娘还小,罗用让她坐自己腿上,四娘就抱着个篮子坐在角落里。
车子走着走着,四娘突然就问了一句:“阿兄,郑氏如今怎样了?”
罗用回答说:“挺好,她现在也不养猪了,我让许大郎他们安排她到水泥作坊那边去做饭。”
“阿姊说这盖篮一个要卖一文钱,还不如郑氏编的好。”四娘嘟囔道。
罗用看了看自家老妹,不确定这家伙究竟是想郑氏了,还是想他们的离石老家了,怎的突然间就有几分多愁善感起来了呢,难道说是青春期到了?
“也不知道麦青豆粒儿它们怎么样了。”过了一会儿,这姑娘又道。
“下回姊夫过来的时候,便叫他把麦青豆粒儿带过来。”当初他们出发来长安的时候,原本是打算只在这边待一个冬天就回去,结果这一待就待了快一年。
“姊夫什么时候过来?”七娘那丫头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自家阿兄阿姊说话,这时候听闻麦青豆粒儿也能过来,她便也跟着问了一句。
“他要秋收后才能过来,我这两日便与他写信,叫他把麦青豆粒儿带过来。”罗用回答说。
这件事托付给林五郎,罗用再放心不过了,依林五郎的性子,路上为了以防意外,都能把麦青豆粒儿带屋里跟他一起睡。
“那郑氏不过来?”乔俊林问了一句。
“她家里还有几个儿女,一时怕是走不了。”那郑氏除了在阿姊食铺帮忙的长女,家里还有三个小孩要养活。
上回南北杂货这边的人回离石运货的时候,刚好赶上郑氏那小儿子摔了腿。
郑氏去找了许二郎,问他能不能把家里那几个小孩接过来,就住在罗家院子外头那两间小屋,许二郎想了想答应了,从此他们母子几个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自打罗用走了以后,他那几个猪圈便没有再添过小猪崽,大猪养到一定时候便杀了,没多久,那几个猪圈便也空了出来,郑氏自然也就没活干了。
罗用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早早便与自家弟子交代好,让他们安排她到水泥作坊去给工人做饭。
她们那一家子吃用极省,待攒得了几个钱,便把家里那两个男孩送到小河村的蒙学读书去了。
听闻她在长安这边做工的长女,也曾托人捎带了一些铜钱回去。
罗用坐在车上,细细与自家这两个小姑娘说了郑氏一家的近况。
七娘那丫头年岁尚小,并不知道多想,四娘却是越听越觉得吃惊。
“阿兄!你怎的甚都想到了?”她还以为就自己挂念那郑氏的近况呢。
毕竟从前在家的时候,四娘与那郑氏打交道还是比较多的,另外还有二娘和彭二她们,至于罗用,他跟郑氏好像都没说过几回话。
“要不然你以为我甚都想不到?”罗用伸手搓了搓自家老妹原本就有些松了的头发。
他可是一家之主,这些事情他若是想不到,还能指望谁能想得到。
那郑氏一家的情况,罗用一直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对于罗家人来说,那郑氏便只是一个雇工,但是对于郑氏一家来说,罗用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雇主而已。
虽然说这些人过多的期待,有时候也会让罗用感到有些疲惫,但他还是让自己学会珍惜和重视这些期待,并且给与回应,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
第252章 荔枝罐头
四娘她们从大娘那里提了这几串葡萄回去,当天晚饭后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大伙儿分吃了一小半,剩下的系了绳子吊在井里。
第二日赵夫子过来上课,中午回去的时候,便让他带了两串回去,剩下那些当天傍晚再拿出来吃,便已不如前一日新鲜了。
之后数日,家里便也没有什么水果,桃李都已过季,柿子枣子梨子都还没下来,葡萄倒是有,就是价钱太贵。
四娘她们手里头也没几个钱,花用起来也不能像大娘那么大方,坊间有人挑了葡萄过来卖,四娘看了货又问了价,终究也是没有买,不如她们阿姊买的好,价钱还比阿姊买的贵,不买。
五郎六郎两个倒是从学堂那边带过小吃食回来,无非就是一些饴糖果脯的。
这两个现在在学校里适应得也还不错,主要五郎人缘比较好,六郎有他罩着,基本上也吃不了什么亏。
六郎那小子长得斯斯文文的,还有点胆小,搁外人眼里可能就有那几分娘们唧唧的,但这一次入学以后,罗用发现六郎的性格其实还是比较要强。
小家伙读书还挺认真,每天放学回家以后,没人说他,他自己都能把先生布置的作业认认真真地做完,小小年纪,也是十分难得。
小的时候,这一个个的整日在家里叽叽喳喳,就跟小鸡仔似得,现如今年岁大些,便慢慢显露出各自的性格来了。
小孩子长起来总是很快,也要不了很多年,他们就都会长大了,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
“过几日便是中秋节,你们都想吃些甚?”这一日吃早饭的时候,罗用问家里这几个。
“要吃葡萄!”七娘那丫头第一个就说了,其实她最想吃的还是寒瓜,但是阿姊说寒瓜已经过季了,要等明年才能吃到,葡萄倒是还没过季,就是价钱太贵,四娘总不肯给她买。
“要吃罐头!”四娘也说。
“还有甚?”罗用又问。
“饺子。”五郎说。
“六郎想吃甚?”罗用见六郎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便问道。
“煎饼馃子。”六郎说。
罗用一听就笑了,大过节的吃什么煎饼馃子,于是便对他说:“中秋节咱不吃那个,你若是爱吃,明后日我便与你做。”
几个小孩听闻明后日能有煎饼馃子吃,一个个就都很高兴。
罗用问阿枝衡致乔俊林几个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这几人都说没有。至于侯蔺,他中秋节那天晚上要与人出去赏月吃酒。
太学那边也有同僚邀请罗用出去吃酒的,被他给推了,又不是关系多好的朋友,大过节的一起吃个什么酒。
之后几日,罗用便开始着手准备家里的中秋宴,这么大的节日,少不得要买一只鸡,这个可以提前买了养在院子里,免得临时找不着合适的。
羊肉也要提前与人订好,入秋以后,长安城中羊肉的价钱就变得很高了,都想留着长羊绒呢,眼瞅着再过几个月就入冬了,一个个都不舍得宰羊,导致羊肉价高。
至于家里那几个小孩的愿望,肯定是要无条件满足,饺子葡萄都好办,提前与罗大娘打一声招呼,叫她从那边带过来便是,中秋那一日,罗大娘肯定也是要过来吃饭的。
就是那罐头,大过节的,罗用就想给家里这几个小孩弄个平时不怎么吃得着的,桃肉罐头梨子罐头这些,阿姊食铺都有卖,并不新鲜,罗用想着是不是去找王家人买两个橘子罐头,只不过今年的新罐头肯定还没运过来,去年的旧罐头不知道还有没有了。
罗用这边还未抽空去王家人的铺子,他们倒是自己找过来了,还给他带了几个从南方运过来的罐头。
这些罐头个头很大,一个个都赶上酿酒的坛子那么大,估摸着至少也能装三十多斤,再加上罐子的重量,大约得要五十斤往上。
“可是今年的橘子罐头出来了?”罗用猜道。
算一算时间,是不是早了点,这个季节差不多正是橘子成熟的时候,做成罐头再运到长安城,怎么着都得个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