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一说一,大明末期军队的战斗力,呈现两个极端。要吗战斗力强悍,能和后金八旗兵以及起义军周旋,要吗拉胯,敌人一来就闻风逃跑,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
后金的八旗兵人少是少了点,但少点有容易齐心的优点。
不像大明
emmm,现在大明军队的战斗力还好,毕竟不计成本的开发研制火器,游健很有一段时间,都在为钱的事情发愁。
甚至都打算开展全国范围的搜查商贾有没有通敌卖国的可能性。
幸好没有做,不然只怕心中有鬼的商贾,会开始大规模的叛逃。就像后世,大毛和二毛干架,大毛、二毛家的有钱人,都连夜坐飞机往鹰国跑一样的道理。
并不是说商贾留在大明就有好处,而是游健不想让商贾的东西便宜后金。
挣大明百姓赚大明百姓的,最后TM的将从大明百姓身上赚的,都送给了大明的敌人。
一想到这个,游健就恶心。
但要想游健就此放过,那更是不可能。所以呢,游健想的办法就是徐徐图之,一波杀了隔段时间再杀另外一波,反正就一个意思,不可放过一个,只不过是慢杀还是快杀的区别而已。
如今呢,效果还是有的,反正在辽东战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游健搞了一波大的。
游健抄了几位大臣的家,罪名就是与后金暗中有勾结。以叛国罪论处。
一时间,朝廷的气氛十分的紧张。
孙承宗从山西回来,孙传庭则继续待在陕西,领兵从陕西转悠到山西,在从山西转悠到陕西,务必将山西陕西两地儿的匪寇,都杀得干干净净。
如今孙承宗已经回京续职,继续担任内阁首辅的职位。
而孙承宗一回来,就把六部几乎骂了个遍。唯一工部没怎么挨骂,却也因为工部人家是搞工程的。
挨骂最凶的,则是户部和军部。
对于孙承宗的凶悍,游健直接拍起巴巴掌。
“孙爱卿骂得在理。朕因为户部拖三拉四的行为,已经生了好几回闷气了。”
游健开口道。“朕没有打过仗,都知晓两军交战,粮草先行的道理。朕总不可能让大明将士为大明卖命,却连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吧。可偏偏,朕的户部大臣们哦,明明知晓’知晓两军交战,粮草先行‘的道理,偏偏在与军部统筹粮草的时候,反反复复的确定。想干嘛?朕现在当着孙爱卿的面儿,再次问你们,你们究竟想要干嘛。”
被骂得狗血淋头的户部官员懦懦不敢言。
游健早就气过了,现在嘛,不生气,真的不生气,唯一生气的点,大概也就是户部做事情磨磨蹭蹭的老登儿有点多。
在他的霸权主义下,现在中枢朝廷的官员,未必敢私通后金,只不过人嘛上了年龄,做事情就有点儿拖拖拉拉。
游健承认自己的脾气,估计也挺坏的,所以户部官员再三确认,唯恐出错。
深知这一点,游健骂过就算了,多的比如说罢免官员,多事之秋,尽量不会这样做。
这回当着孙爱卿的面儿再骂一通,也是让户部官员们知趣一点,再有下次的话,不止会挨双份儿骂,还会被推出午门斩首,然后家产全部洗白白。
还好,被’调教‘那么多次,中枢朝廷的官员还算知情识趣。于是乎,骂了一通的孙承宗很欣慰的又说起辽东战局。
“万岁爷有眼光,卢象升虽说年轻,却很有本事儿。在他的领导下,打得后金八旗兵节节败退。又有毛文龙乘胜追击,将八旗兵撵得犹如丧家犬。”
游健:“后金跗骨之蛆,若能乘胜追击将后金给灭了,朕定然跪拜太庙,告之列祖列宗好消息。”
“大明这几年天灾不断,万岁爷采取修生养息的办法,让大明稳定。关外大漠,同样天灾不断。且关外人烟稀少,大多数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
顿了顿,孙承宗又道。“往年每逢秋高气爽时节,关外的游牧民族,便会骚扰边关,究其原因,还是关外气候恶劣,游牧民族又不善于耕种。因此每逢秋收时节,关外的游牧民族就南下打草谷。”
游健连连点头,表示孙承宗说的在理。这不就是后世经常说的转嫁风险嘛。
就和鹰国为了贩卖武器,所以出兵攻打阿F汗是一个道理。
为了让自己人活得更好,关外游牧民族选择将生存的险恶转嫁给大明,完全没有问题。
当然大明反击,将关外游牧民族尽数斩杀,也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就是兔子、狼、猎手的因果关系,不想当被饿狼惦记的兔子,那就必须先下手为强。
“粮草事宜,万岁爷得时时督促。”孙承宗再次开口道。“不能辽东方面开口要,中枢朝廷这边才开始筹备。这样一去二回,得耽误多少功夫。”
游健:“朕也是这个意思。”
想想,游健又道。“朕的意思是,按周调拨粮草而不是按月。”
孙承宗听闻这话,沉思片刻。
这时候来宗道说:“万岁爷如此,*会不会过于劳烦运粮官。”
游健斜眼瞄他。
“你要不要仔细想想你说的什么话?”游健冷哼。“劳烦,什么劳烦?难道运粮官不是大明人?没有领朕给的俸禄,为大明做事儿?”
“既然身为大明人,又领了朕给俸禄为官,那就该心有大明,处处为大明百姓着想。”
“辽东将士们,为了守卫边关和鞑子交战,运粮官多做事情,也是可以的,现在你居然跟朕说,会过于劳烦运粮官。来卿啊,你是官员,该想的是怎么为大明效忠,而不是专注一些旁枝末节。平日里无事倒还好。一旦非常时刻,还这样,那就很难不让人朕怀疑,你是特意来逗朕发笑的。”
来宗道:“万岁爷恕罪,微臣下次谨记,不会再犯。”
“那行。”
游健示意太监将手中奉着的茶水递给他。
“接着议事。”
游健没有再开口,而是端着茶盏,慢悠悠的喝着茶水。
金銮殿顿时吵吵闹闹。孙承宗也没有多言,只静看其余大臣的讨论。
没一会儿,讨论结束,文武百官便开始有次序的畅所欲言。说的都与辽东战局有关,并且还讨论要不要现在就给辽东官员论功行赏。
自然要的。
这其实根本不需要详细讨论。结果拿出来详细讨论。
讨论就讨论吧,反正游健不发表看法,等讨论完,再一锤定音。
“就这样子。”游健开始吩咐。“由孙爱卿负责,诸位爱卿接下来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那么就找孙爱卿谈。”
顿了顿,游健又开口强调一点:“朕不想过问过程,朕只需要结果。”
文武百官暂且不言,接下来没什么好说的,就宣布退朝。退朝之后,孙承宗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和其他内阁成员,跟游健一起,猜测后金这回来势汹汹攻打大明的原因所在。
第122章 Chapter 122战事(5)……
原因?
嗯,可以用’英雄难过美人关‘来形容后金这次出兵,完全可以的。
海兰珠就是那美人儿。胜利的话,海兰珠会被大书特书,说成皇太极的贤内助,可一旦失败,并且后金攻打大明的八旗兵,有来无回,那海兰珠,反正压力全给到海兰珠身上了。
另外说一句,哪怕后金起兵攻打大明,感觉挺突然的,大明这边,其实早就有预料。
关宁防线一直存在的,当初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后金。除此之外,辽东处处布防,说是10步一岗,也不为过。
远的不说,从崇祯元年开始到现在崇祯五年,辽东方面抓了多少间谍。不管哪位,哪里像之前朱由校当皇帝的时候,都被打着做生意的商贾,帮后金将辽东钻得跟筛子一样。
现在的辽东不说固若金汤,但最起码潜伏进入辽东的探子,获知情报没有之前那么容易。有时候探子往往一开始就送了性命,根本谈不上获取情报。
也就是说,皇太极对于辽东的了解,是基于几年前的。也就是游健没有登基上位的时候,游健上位后,旁的不说,当皇帝还是强过朱由校的。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