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之修魂2(171)
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对贾家的运气羡慕嫉妒恨。
偏偏贾家的当家人昏聩,他们自己反而对此一无所觉,一面仍然当着太上皇的旧臣,和四王八公来往频繁。一面又充作是皇帝的皇亲国戚,对普通老百姓耀武扬威。
如此蠢钝,真是白瞎了皇帝给贾家递的梯子,也白瞎了皇帝后宫的一个妃位。
其他的有识之士不免暗中嘲讽贾家的愚蠢,林如海在一边看着着急,但也不敢主动提醒贾家。因为林如海到底还是太上皇的人,如果他去劝告贾家投靠皇帝,对贾家是有好处的,但太上皇一定会扒了他的皮。
现在太上皇没有处置林如海,不过是因为林如海尽忠职守,并不贪钱。哪怕对太上皇来说,用林如海不像用有些贪官污吏小人那么如臂使指,但以太上皇的格局,还不屑于去动林如海。
但太上皇的底线是——林如海没有背叛他,转而去投靠皇帝。
所以谁都能给贾家一些建议或者劝告,唯有林如海什么也不能说,就只是在一边看着干着急而已。
贾家是贾敏的娘家,算是林家比较实在的亲戚了,林如海也是盼着贾家好的,这样将来才好与林家互相扶持。
偏偏林如海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看着贾家不停的犯蠢,逐渐滑向了深渊。贾家本就是太上皇的弃子,又再次被皇帝弃了,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林璟参加科举考功名的事,可以算是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 算是了熟于心,十分有把握了。
林璟虽然从容不迫,他的父母和姐姐却比较紧张,将要带进考场的篮子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笔墨也是反复的挑选,又向林如海询问了三五遍考试的流程。
全家人也就林如海不大担心,他自己参加过考试,知道童生试是最简单的一次考试,以林璟的水准,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他也就是担心林璟年纪太小,现在才十岁,又一直在家里上学,很少见到生人,骤然和那么多人一起去参加考试,不知道他在考场上会不会害怕
贾敏和黛玉也不怀疑林璟的学识考不上童生,据林如海和王举人所说,林璟现在考秀才都足够了。
他们只是觉得林璟年纪还小,没必要这么早就去考功名。
但林如海也又他的考量。
王举人已经很老迈了,他早就有意想请辞了。那么林家要么重新请一个先生,要么就送林璟出去读书。
过去是因为林璟年纪小,林如海现在才不放心送他去外面的学堂。
现在林璟长大了,情况又不同了。林如海没有什么靠得住的靠山,只在江南这地界上,还有三五盟友存在。
可这一切都是不稳定的,随着太上皇日渐老去,皇帝所掌握的权势越来越大,谁知道他们这些太上皇旧臣将来会是什么下场?
所以林如海才会让林璟早早的考出功名,然后去白鹿书院好好读几年书。在那里读几年书,结交一些朋友,和同学们一起考举人和进士,那么将来林璟自然就是江南儒林的一员。
哪怕林如海这个父亲被皇帝去官罢职,林璟在朝廷里也不算毫无背景,毫无势力可依靠了。
第133章 红楼林璟
白鹿书院不愧是江南最有名的书院, 书院的教育内容颇为的不落俗套。因为白鹿书院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为了功名和科举,书院的学生堪称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徳”就不用多说了,儒家一直说要立德立言, 学习儒学本就要讲究一个“徳”字。
“智”则是代表了书院徳课程的多样化,比如有“九章算术”之类的数学课程,有水利研究课程, 有律法课程, 有农学课程等等。
“体”指的是书院要求学生有健康徳体魄,因此开设了武学课程——教一些入门的五禽戏或者太极拳之类的。还有简单的骑射课程, 以及学生们自己组织的马球比赛之类的。
“美”则是指代琴棋书画之类的可以算作是兴趣爱好的课程。
“劳”则是指白鹿书院的学生,每年都要去一块属于白鹿书院的水田里插秧干农活。因为书院的田地不算大,书院的学生又挺多, 因此学生们的劳动量算是很小的。即使如此, 也让那些生在富贵之家,不知民间疾苦的学生们知道了种田的艰难。
其实书院让学生亲自种田的教育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就凭那么一块田地, 一年下来又能产多少粮食?绝对不够书院这么多人吃。
不过有教育意义也是好的,不管这些学生中将来有多少能够成材, 有多少科举做官, 当他们成为亲民官之后,若有人因为知晓农人种田的辛苦而体谅民生,也就算白鹿书院的教育是有意义的。
林璟也十分喜欢白鹿书院,怎么说呢,他觉得白鹿书院就像一所综合性大学, 有许多专业课程,教授那些课程的也是这个时代的顶尖人才。
林璟出身好,性格谦和, 在白鹿书院混得如鱼得水。在白鹿书院,世家子和寒门子弟的隔阂并不是很分明。
大概因为白鹿书院已经是江南最顶尖的书院了,而能够进入白鹿书院的学子,哪怕是寒门子弟,也必定是人中之龙了。
或者说,世家子弟和官家子弟还有可能因为家庭背景,走一些后门加入学院。反而是寒门子弟,因为没有门路,必定是方方面面都满足了书院的要求,才能进入白鹿书院的。
这样的寒门子弟,已经能看到有前途了,有些见识的世家子们又怎么会轻看了这些寒门子弟?
因此在白鹿书院中,并没有以出身而分的派系,交友还是要看看性情是否相投。
除了交友,林璟平日里还有未来的姐夫周敬的照顾。
周敬和黛玉的婚期定在了黛玉及笄,十五岁之后。在那之前,周敬还在白鹿书院中读书,还能顺便照看一下年纪还算小的林璟。
周敬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之前考童生,秀才,举人的名次都十分靠前。这还是周敬没有十分专注于学习四书五经的结果。他的爱好十分的杂,极感兴趣那些农学水利之类的课程,会亲自动手为农田做水车。也喜欢琴棋书画,还爱钻研雕刻。
就林璟看来,周敬和黛玉在性情上是颇为相配的。他们都是不热衷世俗权力的真性情之人,好在都有家族庇护,不用为未来担忧。
在林璟还在白鹿书院读书的时候,太上皇在一个夜里,无声无息的去世了。他也算是有福气的,并没有承受什么病痛,就是年老体衰,无疾而终了。
太上皇的去世,也代表着皇帝的“大清算”时刻即将到来。
很快,甄家被抄家,连带着江南的那一帮在太上皇的命令下和甄家狼狈为奸的官员也跟着就倒了霉。
林如海早就想到有这么一天了,以皇帝睚眦必报的性情,这些年让皇帝很憋屈的甄家极其党羽们,恐怕都会不得好死。
林如海做官以来,一直小心的不给别人留下任何的把柄。因此皇帝派来江南的心腹查了又查,也没有找到林如海的把柄。
林如海这关就算是过了。
好在皇帝并没有非要置林如海于死地,如果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并且暗示了前来查案的官员,那么哪怕林如海没有给别人留下任何把柄,也会被构陷出某些罪行,而且因为没有实际证据,经不起细查,说不定还要被弄一个“畏罪自尽”。
好在林如海有足够多的同行衬托,不仅是江南的这一批贪官污吏,还有皇帝门下的一些心腹。
原本皇帝最信任的就是他还是皇子时就投入他门下的门人,他是个既能共患难,也能共富贵的主君。因此对自己的心腹颇为宽容,他觉得这些人在他毫无权势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那么既然他当了皇帝,身边这些人自然也能跟着鸡犬升天了。
然而,人是会变得。一个人在患难时拥有得品质,并不一定能保持到他得了富贵的时候。
总之就是,皇帝的心腹当中,也出了不少他最讨厌的贪官污吏。
而且还不是皇帝自己发现的,以皇帝对自己人的信任,他对自己人的监察出现了盲点。这些人贪污受贿的事情,皇帝并没有发现端倪。
结果还是太上皇和皇帝争权的过程中,为了打击皇帝,曝出了这些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