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特警 上(36)
“谢皇上。”苏东辰知道难关已过,暗自松了口气,这才起身,恭敬地捧着镇纸放到御案上,然后坐到一旁。
皇帝拿起镇纸把玩着,锐利的双眼盯了他半晌,这才问道:“那孩子叫苏钰仲?”
“是。”苏东辰点了点头,眼神纯粹而诚恳,“臣当时想着,若是大皇孙殿下一辈子都不能认祖归宗,便只能一辈子做臣的儿子。若是嫡长子,将来势必要上战场,实在太过危险,因此臣便让殿下做臣的嫡次子。他喜欢读书,想买什么孤本善本名家字画,臣都供得起。以后等他长大,臣会把大笔私产写到他名下,保证他一生无忧,安康富足。”
召见苏东辰之前,皇帝便将所有侍候的宫女内侍遣出御书房,只留暗卫统领在暗中保护,因此两人谈话的时候并没有太过忌讳。
听到苏东辰考虑周到,安排妥当,皇帝心里已经没有丝毫恼怒。苏东辰是至诚君子、骁勇将军,孙儿有这么一位慈父严师作表率,的确非常不错。不过,他并不将心里的满意表现出来,反而冷哼一声,“朕的嫡长孙,太子的嫡长子,竟然被你当作嫡次子抚养,你倒是胆大包天。”
苏东辰尴尬一笑,“臣也是迫不得已。当时只想着,臣的家里也不安宁,臣的嫡长子只怕也是某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旦回京,多半要受委屈,所以……才没考虑太多。”
“嗯,朕知道你有个好继母。”皇帝嗤笑一声,将镇纸放下,“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我会安排,见一见那个孩子,如果他真是朕的孙儿,再说其他。”
“臣遵旨。”苏东辰抱拳一揖。
皇帝点头,“太子在最后关头只信任你,总算没有信错人。”
苏东辰眼圈微红,“臣只恨……当时不在殿下身边。”
皇帝颇为感伤,“是啊,朕也恨啊。”
两人相对无言,沉默片刻,皇帝方收敛情绪,威严地说:“你去吧,好好保护仲儿。”
“是。”苏东辰起身行礼,恭谨地退出。
他出宫后没有回西山大营,而是回了安国公府。他找到父亲,走到假山上的凉亭里,挥退侍候的婢仆,看着四处无人,这才悄声把苏钰仲的真实身份告诉了他。
安国公惊得目瞪口呆,“这……这……这都是真的?”
“是真的,皇上也知道了。”苏东辰的声音很轻,“刚才皇上宣儿子进宫,询问这件事,儿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禀报了。”
安国公在凉亭里踱来踱去,心里很是焦躁不安,“这……仲儿……不,大皇孙……”
苏东辰连忙打断他,“父亲,在府里还是叫他仲儿吧。”
“对。”安国公点头,停下脚步,努力平复沸腾的心情,好半晌才道,“那现在……皇上怎么说?”
苏东辰低声道:“皇上会安排见过仲儿,然后再说以后的事。”
安国公这才冷静下来,“好,咱们一切听旨意便是。安国公府世代忠烈,此事有功无过,皇上英明,定不会降罪于你。”
苏东辰笑了,“是,父亲不必担心,儿子明白。”
第36章 揭秘(2)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
皇帝派了几拨心腹出去反复调查,最早得到的消息便是苏东辰回京途中曾经遇刺客大举伏击,而苏玉辰为了保护苏钰仲身负重伤,险些丧命。这不是做戏,他当时被箭矢穿透胸膛,昏迷几天几夜,如果不是傅明翰妙手回春,那伤势是真的会死人的。
皇帝对苏东辰又增添了几分信任,不过他仍然不着急,只派了几个身手极好的心腹暗卫跟随在苏钰仲身边,日夜保护,苏钰仲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这孩子仍然乔装改扮,看上去外貌颇似苏钰孟,玉树临风,聪颖多智,一双眼睛神采奕奕,不似普通少年。他在国子监的学业也被皇帝调来查看过,确实天资极佳,才华横溢,颇得教导他的诸位先生看重。
皇帝很高兴,虽然没见到人,却也直觉的感到,这孩子真的是自己的嫡长孙,是自己最爱的太子的嫡传血脉。
与此同时,他又得到了晏斐的密折,上面将当年东宫惨案描述得清清楚楚,人证物证俱在,同时也写了太子临终托孤,心腹侍卫护送大皇孙南下等事,只是没查到大皇孙被托付给谁了,晏斐正在布置进一步追查的有关事宜。
皇帝震怒之余,决定暂时不见孙儿,先铲除康王的势力,从前朝到后宫,绝不姑息。
很快,官员和勋贵豪门都经历了一次大清洗,无数人获刑,死的死,残的残,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不久,后宫的几位先帝妃嫔都相继生病。
风韵犹存的丽太嫔一直不肯随儿子康亲王去辽北封地,说是得先帝宠爱十余年,眷恋不舍,坚持留在皇宫,缅怀先帝。此时几场春雨过后,她就染了风寒,一病不起。与她走得比较近的几位无子太妃、太嫔、昭仪、淑嫒都被传染上,纷纷发热咳嗽,卧病在床。皇帝后宫的一些妃嫔和低位宫人也相继病倒,连累得不少宫女内侍都跟着病了。
按照宫规,凡是病重的低位宫人和宫女、内侍全都要移宫,换上健康的人去侍候那些高位嫔妃。后宫很快就换了一拨人,那些嫔妃的心腹全都被清扫出去,秘密送进了锦衣卫的诏狱。
或许是因为年老,或许是因为体弱,长年礼佛、吃斋茹素的丽太嫔最先不治,皇帝带着皇后前往探视,亲眼看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气。丽太嫔仿佛明白了什么,在生命中最后的几天始终念诵佛经,不曾留下一个字的遗言。她走得很平静,目光望向遥远的北方,唇边噙着一缕神秘的微笑。
接着,又有几位太妃、太嫔和皇帝的嫔妃相继病故,其中便有敬王的生母容妃。敬王顿失方寸,接连在灵前痛哭数日,不眠不休,不思饮食,很快就消瘦下去。
短短半个月过去,皇宫里的人仿佛就少了一半,感觉萧瑟起来。因为病故的嫔妃太多,皇帝没有大办丧礼,只给了容妃一个谥号,其他嫔妃基本不加理会。他下旨丧事从简,随葬品加厚两成,全部葬入皇陵旁的帝妃陵园,也算让她们死得其所,犹有哀荣。
丽太嫔病危时,皇帝便下旨,命身在辽北藩地和林的康亲王回来探视。后来丽太嫔病故,皇帝再次下旨,命康亲王回京奔丧。两次旨意都被康亲王以罗刹骑兵大举入侵,自己需率军在边关抗敌,无暇分身而推拒。直到丽太嫔下葬,康亲王都没有从辽北动身,只派了庶长子与王府长史一起回京,一是参加丽太嫔的葬礼,代父摔盆扛幡,二是向皇帝催讨军饷。
皇帝看着康王的奏折,不由得在心里冷笑。
康王南宫骕比他小十八岁,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也是最小的弟弟。当年先帝驾崩,南宫骕才四岁,自然与皇帝没有夺嫡之恨。皇帝在登基前后杀了好几个弟弟,为挽回名声,表示兄弟友爱,待南宫骕极好,非常照顾他们母子。在他十六岁成年后,就封他为亲王,藩地也是按丽太嫔的意思封在辽北,除了按照律法给予就藩建府的三十万两银子外,皇帝还从内库里拿了十万两银子和许多珍宝赏赐给他,对他可说是仁至义尽,谁知竟然养出一只白眼狼。
康王觊觎皇位,一开始是生母丽太嫔的灌输,久而久之,随着康王的成长,就变成了他的执念。丽太嫔为了他,甘愿幽居在皇宫一隅,为他呕心沥血,杀太子、收人脉、拢资源、聚人心,可他连生母死了都置之不理,想的全是自己。
皇帝自忖冷心冷情,对自己的生母却非常孝顺,登基后尊为皇太后,一直诚心侍奉,直到她寿终正寝,又举行盛大葬礼,亲自扶灵,送她到皇陵与先帝合葬,让她的一生圆满无憾。
别的不说,单是对生母不孝,康王便没资格成为九五至尊。不过,康王虽成不了大气,但现在已有枭雄之象,又有丽太嫔在京城辅佐,布局多年,如今已经有谋逆的实力,不可小觑。
至于康王索要的军饷,其实并不需要从户部解运,而是直接从他封地的税收中拨付,以前对各地藩王皆是如此支付俸禄,可这次皇帝却不会再给康王太多资助。为免打草惊蛇,皇帝同意给付军饷,却要从辽北各州税赋中分期拨付,每一期都不会给太多,接下来,便是将康王伸向南方产粮地区的爪子全部斩断,让他养不起太多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