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82)
警觉起来,便能察觉不少往日不曾发现的事。明苏发觉她府外监视之人更多了,不止是她府外,其他几位皇子府外,亦是如此,京防与禁军撤了大半的将官,还得任命新的,新的人选没那么快定下,委任状也没那么快下来,禁军与京防便有群龙无首的混乱之意。
明苏不便见他们,但外祖楚家是在军中扎根过好几辈人的,顾入川也曾在禁军中任过职,调回京后,自少不得四下走动。
除了她,还有其余的势力明里暗里都在动。
三皇子五皇子已知皇帝有裁撤之意,面上竟是比明苏更紧着联络门人。
皇帝原以为三皇子也好,五皇子也好,这些年下来。
虽各自经营了不少党羽,但都在控制之中,要如何裁剪羽翼,皆是轻而易举之事,谁知四五日过去,竟是一点动静都无。
他并未立即召明苏,而是先寻了几名重臣来问,重臣们各有偏向,自然极力欲拖延,也不也敢说是信国殿下不曾用心,只道二位皇子无大过,门下亦是行事有度,寻不出法办的名目。
皇帝这时方生出一丝心惊,而后宫之中,皇后行事亦不顺利,他命人看紧了皇后,皇后行事亦是用心,但贤妃与德妃的势力,盘根错节,竟难撼动。
皇帝顿时疑心起二子势大到了何等地步。他又召明苏来见。
这时,皇帝已自龙床上下地了,气色红润,须发都理过了,齐整而体贴,已不是那日康平殿中昏厥在床上不省人事的模样。
明苏规规矩矩地行礼,略略显露出沮丧:“儿臣有负父皇厚望。”
行事不顺,皇帝早已知晓了,这些年来,他事事顺遂,朝政也掌控在手,从未有过眼下这等明示暗示之后,仍旧圣意难通的情形发生。
他骤然间又想起许多年前,他的诏令颁行下去竟无一人奉诏的恐怖情形。
他强按下了不安,笑着命明苏起身,安慰她,罢了又许诺:“二子不孝,幸而还有你来分忧。”
他又勉励了两句,状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前朝也没有公主即位的先例。”
明苏适时显出惊喜与惶恐之态,保证必会好生为君父分忧。
皇帝见她如此欣喜,自以得逞,便令她退下。
明苏明白皇帝的用意了。明辰明寅不肯坐以待毙,但皇帝并非束手无策,他若肯亲自出手,费些力气也就平了。
但他却非要她来,便是要他们相互损耗,最好来个三败俱伤,而后他便可轻轻松松地收拾残局。
一出了紫宸殿,明苏便开始思念泛滥,她想到去岁差不多也是这时候,她与阿宓便是在此地重逢的,可惜她竟不能一眼就认出她。
她想到昆玉殿中她对她说话那般不客气,想到之后许多次相见的非嘲即讽。
明苏想见郑宓一面,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她积了满腹的话想说。
她想起来了,皇后向她表达过爱慕的,那时或排斥,或欣悦,放到此时却只剩了心痒难耐,她也不知是想问她为何开始时不相认,还是问她说的爱慕是否是真,又或是干脆什么也别管,把话都抢过来,告诉她要安安稳稳地当太后是不成的,宫观也不会给,青灯古佛更是不用想。她会用后半生让她不得安生。
这些日子,明苏白日忙,夜间睡觉时,想了好多好多动人的情话。
但更多的是想,她们下一回相见会是在怎样一个境况中。
一名内侍自殿中出来,见信国殿下还未走,与她行了一礼。
赵梁提了把伞从殿中出来,瞥了那内侍一眼,冷道:“陛下命你去召皇后娘娘,你还在此磨蹭什么?”
那内侍忙称是,赶紧走了。
殿外日头毒辣,赵梁将伞送到明苏手中,笑着道:“外头热,殿下用这把伞吧。”
明苏看了他一眼,道了声:“多谢中官好意。”接过了伞,又摘下腰间的玉佩,随手抛与赵梁,当做打赏。赵梁忙接下,道了谢。
明苏撑着伞,走下台阶。看着从容不迫,与平常并无二致,实则,已紧张坏了。光是自听到赵梁口中说出皇后二字,便已不能平静。
仁明殿离得不远,她特意走得慢了些,朝每一条皇后可能经过的宫道上装作不经意地望一眼,却都未看到她的身影。
明苏沮丧不已,到宫外登车,她暗自嘀咕,怎地这般没运道。
待车驾前行,她又忍不住暗道,好运积攒,让我与阿宓能顺顺当当的。
郑宓到紫宸殿外时,便看到了赵梁腰间的玉佩,而玉佩底下坠着的如意结,与当年明苏送给她的乳牙扇坠上一样的制式。
这是明苏的物件。郑宓心头一跳,忍不住转头望了一眼,紫宸殿前的玉阶、宫道空空荡荡,唯有两侧持戟而立的禁军。
可即便看不到明苏的人影,郑宓仍像是多了一桩隐秘的心事——她来过。
第五十六章
紫宸殿内, 无为正在殿中,与皇帝说道:“这一炉丹药炼了三日三夜,便只得这一枚,陛下当趁早服用。”
余音未落, 门外通禀, 皇后到了。
郑宓入殿,向皇帝行了礼,无为站在皇帝身边, 手握拂尘,朝皇后欠身行礼:“见过皇后娘娘。”
他颇有几分傲慢, 皇帝却不以为意, 郑宓笑道:“免礼……”
又看到放在锦匣中的那枚丹药, “陛下是要服食丹药?”
皇帝方与明苏周旋,那时观明苏神色话语, 觉得她是听进去了, 可明苏一走, 他回想了一番,又觉没底, 故而不免有些烦意。
闻皇后此言,他点了下头,又望向那丹药,望了片刻,抬头瞧了赵梁一眼。
赵梁会意, 赔笑着上前, 取了丹药下去,不一会儿回来,那丹药已盛在一小小的银碟中, 自中间剖开,分成了两半。
赵梁将银碟碰到皇帝面前,皇帝取其一,接着又送到道长跟前,无为将余下一半拈在手中。皇帝望着他,抬了下手道:“道长请。”
无为微微敛目,将丹药放入口中,吞下了。过了一会儿,见他无事,皇帝似也耐不住性子了,将手中的那半枚丹药放入口中服下。
殿中无人开口,郑宓在旁静立了许久,看着眼前这情景。
皇帝合着眼,似在感受丹药之妙。郑宓朝无为看了一眼,无为也望过来,他缓缓地闭了下眼,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
郑宓便知,他已得了明苏的吩咐,听她的差遣。
过了半晌,皇帝方睁开双眼,面上一派喜意:“好啊,朕觉有一股气在腹中,暖融融的,自丹田起,蔓延至全身经络,身子轻了几分,如游云端,舒畅得很。”
无为却是波澜不惊,抬了抬眼皮,说了一句:“不过是半枚丹药之效,陛下过誉。”
将丹药一分为二,各服一半,自是因信不过他。他这么一揭出来,皇帝不仅不以为忤。
反倒有些懊悔,道长是世外高人,他如此疑心慢待,许会惹恼了他。
他当即道:“这丹药有如此奇效,道长辛苦,朕这里备了些薄礼,赠与道长。”
说罢正要令人拿上来,转念一想左不过是些金银玉器一类的俗物,拿上来,倒显得他这皇帝俗气了,转口道:“些许东西,朕命人送去道长丹房。”
无为无惊无喜,道了句:“多谢陛下。”
郑宓在边上看着,心道,这道长确实有几分本事。
皇帝却突然想到一事,望着无为问道:“道长身怀大才,何以在皇子府中一留便是五年?”
他向来多疑,更不必说这人是皇子用过的,他不免留了个心思,恐他是大皇子安插到他身边来的。
无为却似浑然不在意,淡淡道:“缘分来了,为师为友罢了。小道与陛下亦是缘分在此,无缘则不相见。”
皇帝听罢,只觉他并不如何愿留在宫中。可转念一想,又恐他是装腔作势。
无为毕竟有本事,能炼出丹药来。皇帝纵有疑心,也不敢轻易表露,他想了想,又问:“吾儿服食道长丹药五年,体质可有不同于凡俗?”
“只格外康健罢了。”无为说道。
皇帝一怔,顿生怒意,怒意间还有几分怅惘,道:“服食五年丹药,竟只较常人康健一些?”